走在北京西單大街上,鋪天蓋地的打折返券廣告沖擊著人們視線。中友推出了“滿200送236”,君太推出了“滿188送225”,就連街邊的小店也照貓畫虎地打起返券牌。在北京市2月出臺《北京市商業零售企業促銷行為規范(試行)》后稍稍冷卻的購物返券潮,近日又成為商家促銷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拿手好戲”頻頻登場。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返券促銷還在忽悠消費者
11月19日,西單商場二樓的威鵬專賣柜臺前,一位打算買羽絨服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看中了一件480元的夾克式羽絨上衣,按商場的“優惠政策”是滿160送160,可以得到480元的購物返券,如果不參加商場的促銷活動,威鵬專賣只能打8折。但返券怎么用,可真讓張先生犯了愁。后經精明的店員“指點”,張先生用480元的返券又買一件同樣的羽絨服。實際上他只需要一件。
這樣的問題屢見不鮮。消費者支付現金購買物品,買了東西然后得到返券,返了券再去買些可買可不買的商品,無形中落入商家設下的循環促銷圈套。
在安貞華聯,記者看到一個新招:從11月11日開始購物滿200減40/60/80/100現金不等的情況下,多加15元換一個小家用靠墊,再加10元可以再多換一個,也是以另一種形式刺激消費者循環購物。
《規范》中明確規定:“返券使用期限自當日購買商品的行為結束之后,一般應不少于7個營業日以確保消費者的選擇權”。但在西單中友百貨,記者看到該商場的促銷活動日期為11月18日至11月20日,返券的截止有效日期卻為11月24日。有的商場甚至根本就沒有標明返券使用的截止日期,只是標明請咨詢相關部門或者柜臺,而當記者詢問“返券使用截止日期是否和促銷活動截止日期一致”時,有的給予肯定,有的答復為“盡快花完”,還有的回答“不清楚”。
在促銷返券活動中,多數商場注明“特例商品”、“個別柜臺”不參加活動。那“特例商品”是什么商品呢?君太百貨的服務人員表示,各個品牌收券的額度不一樣,有的全額收,有的只收80%,但商場無法一一明示,需要顧客自己去發現。
記者在采訪時曾向多家商場前臺索要可以掌握促銷活動信息的宣傳單,但得到的回答要么被告知根本沒有,要么就是已經發完。而規范中要求商家“使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前,能夠了解或掌握其真實的信息”。
純凈的消費環境離我們很遠
受訪的消費者表示,并沒有感覺現在的促銷活動和《規范》前有什么不同。
不同的事,如今的消費者們卻早已經歷了“心動不已”、“略加思考”,而過渡到“絞盡腦汁”盤算如何“利益最大化”的階段。而原本簡簡單單的購物,被商業促銷行為演變為讓消費者“鍛煉”智慧的“消費游戲”。
記者在中友商場地下一層的快餐店看到,由于商場搞起了返券促銷活動,排隊用餐的顧客還在不停討論著“購物賬”,有人還在暗中倒換手中的購物券。在外企工作的張小姐告訴記者,商家利用一定的消費心理,搞這種活動也無可厚非,但比起混亂的價格、煩瑣甚至充滿陷阱的促銷條款,消費者還是更樂于選擇一個簡單、純凈的消費環境。
對于商場的返券促銷活動,君太商場返促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沒轍,競爭太激烈了,你不跟進都不行。”打折返券可以聚集最多的人氣,但卻必然導致利潤的降低,而降低的這部分利潤究竟誰來承受,更要看商場和廠家之間的實力搏弈。
記者在各大商場采訪時留意到,在商場琳瑯滿目的商品中,一部分大品牌在哪個商場都不參加商場的促銷活動。在促銷活動繁多的君太百貨和中友百貨的珠寶專賣區,“周大福”堅持不打折,并稱自己是明碼實價。記者追問:“難道別的柜臺標的都不是實價嗎?”售貨小姐回答,別的品牌我們不大清楚,但我們確實不參加這些活動。
有供應商告訴記者,在沒有成為名牌之前,廠家和商場基本上沒有談判余地,對于商場的返券打折要求,他們只能服從。業內人士揭示,零售企業一向從大品牌身上招攬人氣,從小品牌身上獲取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