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大國到造船強國的檻:80%國產設備配套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8日 01:54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王思睿 發自上海 當部分船廠為“訂單已排滿2008年”竊喜時,部分業內人士開始對“造船大國”的稱呼進行深層次的思考。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從第一屆長三角地區船舶工業發展論壇獲悉,2005年1~8月份
成績面前,江蘇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研究員袁峰卻說,近10年來,我國年造船完工量由1995年的184萬載重噸增加到2004年的855萬載重噸,“翻了兩番有余,但造船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基本沒有縮小。” 據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曹友生介紹,目前我國平均本土化設備裝船率不足40%,而日本超過98%,韓國也達到90%。上海市國防科工辦副主任張華芳說,有些重要電子系統本土設備裝船率還不到17%。 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設計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貝雅娣說,一艘完整的船舶相當于一座中小規模城鎮,船舶配套技術涵蓋機器設備的硬環境和船員生活質量的軟環境,最能體現一個國家綜合技術水平。 未來10~15年,世界船舶市場年均需求約為5000萬載重噸,國內市場年均需求也在700萬載重噸。袁峰指出,沒有先進的船用配套工業,即使市場需求再大也難以保持發展。只有將國產設備配套率提高到80%以上時,船舶工業才能真正成為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