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連鎖三寡頭鼎立:福兮禍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6日 14:20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郎朗 廣州、深圳報道 幾經拼殺之后,電器連鎖的行業格局日趨清晰。 11月11日,國美電器股份有限公司(0493.HK�下稱國美電器或國美)華南公司3周年慶典上,剛剛調任國美總部戰略合作中心總經理的王俊洲宣布,國美打造了中國商業
國美的追趕者在加快步伐:永樂香港上市,蘇寧電器完成全國一線城市的布局。電器連鎖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在形成,而超級終端的態勢也初現端倪。 這一格局衍生出多道難題:家電連鎖業的贏利能力與擴張速度之間能否平衡?緊張的廠商關系將如何走向?中小零售商將面臨怎樣的命運? 三巨頭戰術不一 11月8日,蘇寧電器連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024.SZ�下稱蘇寧電器或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在深圳告訴本報記者:“在電器連鎖長期的競爭格局中,蘇寧將扮演‘跟跑者’的角色,在中長跑比賽中往往都是‘跟跑者’取得最終勝利。” 按照商務部今年8月公布的連鎖30強的數據,從店面數量到銷售收入,蘇寧電器與國美電器都尚有差距。 國美上半年的銷售收入將達到193.5億元,而蘇寧為170億元,而店面數量國美當時要比蘇寧多54家。截至今年11月,國美在先后并購易好家、武漢中商之后,店面數量已經比蘇寧超出100多家。 張近東卻指出,蘇寧在很多地方都高于國美,在單店銷售額、單店利潤率、單位面積銷售收入等指標上都有優勢,而在江蘇、浙江等市場也有著明顯的市場優勢。 上海永樂家用電器有限公司(0503.HK,下稱永樂電器或永樂)董事局主席陳曉表達了與張近東相似的觀點,他也認為電器連鎖的競爭是“馬拉松”,目前妄斷勝負還為時過早。 陳曉指出:“電器連鎖行業整合是個漫長的過程。雖然目前永樂的店面覆蓋范圍只有國美的1/4,而店面數量也不到國美的一半,但在長三角地區,永樂的優勢則是國美等無法取代的。” 國美電器也明顯感到了來自競爭者的壓力。對于蘇寧、永樂發出的挑戰,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黃光裕告訴記者,國美仍將堅持“領跑戰術”,即取得各區域的領先,并引導行業的營銷模式變革。 對于國美電器引入新加坡淡馬錫集團作為公司的策略股東的傳聞,黃光裕向記者表示確有其事,但“具體事宜仍未完全確定”。 國美電器11月11日宣布,將向黃光裕全資擁有之嘉美國際出售藝偉發展及好聯全部股本連貸款,總代價7.614億港元,所得款項凈額7.605億港元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業內普遍認為,這是黃光裕為國美電器繼續擴張注入新的資金。 國美“領跑”,蘇寧“跟跑”,手握10億港元上市資金的永樂蓄勢待發,電器連鎖三巨頭今年的銷售收入總和將超過1000億元,占全國電器市場的20%左右,電器連鎖的寡頭時代即將到來。 速、質“悖論” 在家電連鎖業快速擴張的今天,店面擴張的速度與盈利的幅度儼然一雙“冤家對頭”。 11月11日,國美電器的公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美電器的的凈利潤3.6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3.51億港元上升3.4%,銷售收入則增加34%至118.79億港元。 但從國美電器的季報可以看出,國美電器的利潤增長率遠遠落后于其店面增長的速度。 一些投資機構對國美電器的評級進行了調整。其中花旗美邦表示,國美電器今年前9個月盈利按年計低于預期,故調低其2005-2007財年盈利預測10%-11%,目標價亦因此由6.5港元調低至5.85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美林證券則表示,國美電器的疲弱業績屬預期之內,基于業績表現,調低國美的盈利預測;即使該股現價偏低,但由于盈利可見能力低,故維持“中性”投資評級,并調低對國美電器2005-2007年盈利預測2%-3%。 國美企業融資與發展部主管林右烽表示,盈利增長幅度大幅落后于收入,主要因為今年出現了開新店高峰,營運費用大升,其中銷售費用上漲69%至7.8億港元;行政費用增加32%至1.66億港元;其它營運成本增加49%至5000萬元。 林右烽指出,兩年后這些新店營運將發展成熟。隨著市場整合步伐加快,營運成本將逐步降低。 記者獲悉,國美電器希望明年繼續開設200家以上的分店,而蘇寧、永樂也將開店的計劃延伸到二三級城市市場。 目前,蘇寧電器的單店銷售情況是最好的,而永樂在較低的基數上也維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57%)。但店面繼續增長后,能否維持現有態勢仍令人懷疑。 據悉,今年蘇寧電器新增店面將達到180家,其無效店面的比例從原來的5%增長到10%以上,這一現象在北京、上海等一級城市尤為嚴重。 張近東表示,明年在一級城市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和提升份額和利潤率,而調整店面將是重要措施。 陳曉則表示,目前永樂取得了蘋果iPod中國地區的獨家銷售權,今后還將選擇有市場需求的產品進行類似的“買斷”,這樣將提高產品的利潤率。 工商“競合” 自格力與國美鬧翻,TCL、美的嘗試自建渠道后,近日海爾也宣布,明年除冰箱仍以打造家電連鎖賣場中的精品店為主外,計劃在明年建設200家空調專營店和300家冰吧體驗店。 海爾、格力、TCL的“揭竿而起”,似乎為今后的廠商關系定了一個基調,那就是“競合”關系。 國美、蘇寧等電器連鎖的專業賣場模式的崛起,使眾多的電器廠商告別了百貨商場或自辦渠道等傳統的銷售模式,開始將“寶”押在了專業渠道身上。 不過也有特立獨行的生產企業,如格力。格力電器一直堅持自己的專賣店模式,在同國美鬧翻后,格力的專賣店的數量迅速增長到兩三千家。 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指出:“進入大賣場,大賣場的壓價盤剝將破壞占我們銷售比例60%以上的專賣店的傳統關系;而專賣店的經銷商對格力非常忠誠,因為詆毀格力就意味著打掉他們的飯碗。” 并不是所有的生產企業都像格力這樣堅定。在一級城市市場,電器連鎖的銷售比例達到40%-50%,失去這塊相對高端的市場很讓人心疼。 同時,電器連鎖企業對海爾、TCL、美的這樣的大企業禮遇有加。近日張近東就先后拜訪了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和美的集團董事局主席何享健。 蘇寧與海爾合作的“海爾蘇寧銷售管理公司”事宜目前進展順利;海爾在永樂的銷售比例中高達6%;國美今年先后幾次與海爾、TCL等簽署超過10億元的大單,不久前,國美與海爾簽下了總值高達6億元的銷售大訂單,雙方互相承諾為對方開辟供貨和結款等諸多方面的“綠色通道”。 在合作的同時,TCL的幸福樹電器連鎖、美的空調的專賣渠道和海爾新建的專賣店,也將與國美等連鎖巨頭形成一定的競爭關系,因為在二三四級城市市場和廣闊的農村市場,大賣場的影響力是很有限的,三家的總占有率還不到20%。這為其他銷售模式的成長提供了空間。 北京證券分析師李陽指出,國美等超級終端出現后,各種形式的費用和盤剝將中小生產商的利潤空間壓到最低,這些中小生產商會很快出局。 中小銷售商分化 對于大多數的中小規模電器銷售商而言,2005年是難捱的一年。 房租成本的上升,廠商關系惡化(中小零售商并沒有控制生產廠家的能力),影響著中小電器連鎖商自身的擴張和利潤狀況。 而大型家電連鎖店在全國的“跑馬圈地”,更是在積弱的中小零售商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永樂電器通過收購一躍成為與國美、蘇寧平起平坐的全國性電器連鎖,而山東三聯、北京大中、江蘇五星則堅持區域發展,成為山東、北京和江蘇市場的地方“諸侯”。 同時,一些小的電器連鎖逐漸被兼并,包括武漢中商、江蘇上元,以及新興的深圳易好佳。“中永通泰”這個松散聯盟在2005年瓦解,其中的很多企業相繼被吞并。 苦日子不過剛開了個頭。 五星、三聯、大中等二線品牌也在摩拳擦掌:五星的上市計劃正在籌劃,目前已經收購了青島雅泰,而大中也將觸角伸向了天津、河北等地區,擁有320多家分店的山東三聯也在積極準備并購。 國際家電零售巨頭美國Best Buy也將是個危險的角色。記者獲悉,Best Buy已經在北京選好了原宜家家居的店址;其中國區的老總正在四川成都、武漢等地進行建店或收購的可行性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