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第一石化基地欲建 千億規劃引發三國演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3日 14:16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文 靜 重慶報道 中石油在西南的布局第一個乙烯項目,敲響了西南地區爭建大型石化基地的戰鼓。新“三國演義”在重慶、成都和瀘州三地迅速上演。
種種跡象表明,西南第一個大型乙烯項目有望在年內花落成都。這一總投資高達212.3億元的項目被視為成都市產業升級的最大推動力。 而重慶市也于10月編制完成投資上千億元的項目建議書,計劃打造長江上游綜合化工基地。 地處川滇黔要塞的瀘州市也不示弱,該市不僅獲得了石化巨頭巴斯夫的青睞,更放言要建設西部最大的化工城。 然而,西南地區石油資源的匱乏,無疑是這一地區發展石化工業的最大軟肋。如何解決好原油問題,或許才是這一地區能否成功發展石化產業的命門所在。 “三國演義” “成都80萬噸乙烯項目已經在國家發改委討論通過,現在就等國務院常務會最后核定了。”11月9日,四川省發改委產業發展處處長龍其云在電話里對記者說。 “如果順利的話,今年底就可以開工,2007年底便可以正式投產。”四川乙烯項目籌備組一位姜姓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 在成都彭州市隆豐鎮和九隴鎮,占地226公頃的乙烯項目基地正在籌建當中。今年以來,該項目先后得到了國土資源部土地預審批復和國家環保總局對環境評價大綱的批復。 據記者獲得的信息,四川乙烯項目將由中石油和成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合資建設,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 “算起來,四川籌備這個項目已經有10幾年。”11月2日,四川省發改委副主任科員周建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早在1991年9月,原國家計委就曾批準了四川化工廠上一個14萬噸/年的乙烯項目,但后因規模太小,乙烯原料油無法落實,最終導致項目沒有實施下去。“為建這個乙烯項目,成都市的官員多次上京奔走,可以說使出了渾身解數。” 而圍繞成都乙烯項目上馬在即,西南地區已經掀起一股石化基地熱潮。特別是西南最大的重工業城市重慶,更是鉚足了勁,力爭后來居上。 事實上,在乙烯下游項目設計方面,重慶已經走在了成都前面。今年10月,經過專家組評估的《重慶化工行業可持續發展項目庫策劃建議書》新鮮出爐,重慶市經委在全國率先打造了一個“項目超市”。109個化工項目涉及總投資額上千億元,其中30個石油化工項目總投資額近500億元。如投資33億元、規模為40萬噸/年的聚乙烯項目,擬引進美國Phillips公司,預計年銷售收入將達37億元。 周建新則表示,成都目前還沒有制定出石油化工下游產業發展的詳細規劃。 作為乙烯上游工程,成都乙烯項目將上一個1000萬噸規模的煉油廠,而今年10月,重慶市發改委主任于學信也向全國人大遞交了關于重慶建煉油廠的議案。 重慶市原化工辦主任劉杰鋒向記者透露,目前重慶已選好了石化項目儲備地,計劃在長壽打造一個一體化石油化工基地。 重慶方面的“如意算盤”是成為成都乙烯產品的下游加工基地。根據川渝兩地達成的初步計劃,四川乙烯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將提供給重慶高吸水性樹酯(3萬噸)、丙烯酸及酯(3萬噸)、特種酚醛樹酯(2萬噸)等8個產品。 然而,周建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并不愿多談此事:“這8個產品到時是否都給重慶,目前還很難說。”因為根據成都方面的規劃中,同樣要發展石油化工產業鏈,圍繞乙烯項目,重點推進聚乙烯、丙烯酸酯等乙烯下游產品。 周建新說:“我們的乙烯產品西南市場就可以消化70%以上,其中四川是大頭,重慶只占很小一部分。” 就在成渝兩地為乙烯項目及下游產品展開爭奪戰時,另外一個并不那么起眼的城市也在悄悄地“異軍突起”。 從四川省瀘州市傳出的消息稱,該市正計劃以化工業為突破口,打造西部最大的化工城,到2015年,力爭銷售收入達500億元。而可以佐證這個宏大計劃的最新消息是,全球化工三強之一的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公司已計劃在瀘州建設一個大型石化儲備基地。 石化之重 石化基地,為何引得西南三個重要工業城市競相折腰? 被稱為“石化之母”的乙烯是塑料、汽車零部件、紡織品等的上游原料,其特點是投資大、利潤高,市場需求大。去年我國16家乙烯企業共18套乙烯裝置,產能為626萬噸,到2010年我國乙烯產能將達1400萬噸,到時也只能滿足國內需求的50%-60%。 記者從采訪得知,盡管目前重慶已經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天然氣化工基地,但石油化工產業基礎卻趨近于零。成都與瀘州的情況與其類似,前者的工業分布以重化工和天然氣化工為主,后者打造的西部化工城包括天然氣化工、醫藥化工等6個領域,均沒有發展起真正的石油化工產業。 誰率先建立起石油化工基地,就等于搶到了這個正迅速發展的新興市場的先機。 “發展石油化工產業對于對重慶工業來說相當于渤海戰役、遼沈戰役!”劉杰鋒說,“石化項目的實施,將從根本上改變重慶化工行業的產業結構,從而改變汽摩行業‘一枝獨秀’的工業局面。” 而成都乙烯項目對于四川的經濟發展的意義也非同一般。“乙烯項目是我省工業發展史上,特別是西部大開發以來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也是對四川省化工、輕工、紡織等產業拉動力最強的項目。”四川代表團遞交給全國人大的乙烯項目建議書上指出,建設乙烯項目,有利于緩解四川和西南地區石化產品的供需矛盾,帶動該區域相關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有利于調整和改善全國化工布局等。 《成渝經濟區發展思路研究》課題項目負責人、四川省社科院學術顧問林凌教授說,在全國進入重化工業時代的大背景下,西南石化基地的建設,將有利于西部自我造血。 原料短腿 與全國其他地方布局的乙烯項目最大的不同在于,西南的石化項目卻遠離原料地——西南地區無原油。 周建新介紹,以四川乙烯項目為例,每年需要各種裂解原料229.6萬噸,包括石腦油118萬噸,加氫尾油38萬噸,直餾輕柴油73.6萬噸。 既然西南先天缺少石油,那為什么中石油要在此投資? 劉杰鋒說,對石化巨頭來說,這主要是全國圈地、戰略擴張的需要。 那原料問題該如何解決呢?四川乙烯項目籌備組有關負責人坦承,這個問題也是專家們反復論證之處。目前的初步規劃是,由中石油旗下的長慶石化和蘭州石化一起通過鐵路運輸,向四川乙烯項目提供裂解原料。“四川乙烯所需的幾百噸原料,對中石油根本不是問題。”該人士說。 然而,也有業內人士提出,在乙烯裝置中,石腦油和柴油原料占總成本的70%-75%,乙烯原料的選擇和優化是該項目有無競爭力的關鍵。相比國內乙烯項目一般靠近沿海港口而言,長距離的鐵路運輸,無疑將大大增加了西南乙烯項目的運輸成本,且蘭州石化乙烯工程自身計劃興建年產60萬噸的乙烯項目,到時能否持續滿足對四川項目的原料供應,還很難預料。 而瀘州巴斯夫石化項目一旦落成,原料將從在南京一體化石油化工基地通過長江水路運來,同樣容易導致生產成本高企。 由此,建設西南石油通道某種意義上成為解決西南石化業原料問題的根本途徑。 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最近曾公開表示,希望中石油能建設一條從新疆到重慶或成都的原油輸出管道,而中哈石油管線若能鋪到西南,則能解決成渝兩地未來在石油化工生產方面對原油的巨大需求。 與此同時,重慶市政府和中石化也正向國務院爭取落實一直被外界關注的中緬石油管線。如果這條管線能夠成為現實的話,來自緬甸的石油將可以經云南到達重慶。 11月1日,記者致電中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川渝重慶分公司投資發展處處長羅昌健,羅表示,中緬石油管道鋪到重慶的報告已上報國務院,但目前還沒批復傳達下來。而黃奇帆則在最近的一次講話中稱,這條石油管道建設可望在“十二五”后開始建成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