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氣公司海外收購 額外的法律風險不容忽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9日 00:4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全球首份能源行業法律風險報告發布 本報記者 王鳳君 北京報道
11月7日,全球排名第六的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和全球企業顧問協會聯合推出了“全球首份能源行業法律風險報告”——《中外石油天然氣行業法律風險比較分析報告》。 這份報告是繼今年3月發布《中國100強企業法律風險環境排名分析報告》之后,該研究小組撰寫的又一報告。在這份報告中,國內三大石油巨頭的名字赫然紙上,其中中海油、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法律風險系數分居國內同行業前三名。與之前該所發布的《中國企業100強法律風險環境排名分析報告》結合起來看可以發現,入榜的5家大型石油企業的法律風險系數均遠遠高于平均值。 該報告通過對世界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中美兩國能源行業的對比分析,以及大量國內外能源企業法律風險案例評析,得出結論:“石油天然氣企業海外收購面臨非常高的法律風險,中國大型能源企業如果不實現國際水準的法律風險管理,不僅公司自身可能面臨災難性后果,包括國資委在內的公司股東甚至整個中國經濟都有被波及之虞。” 這些潛在風險包括外國法律風險、公司治理風險、環境法風險、勞動法風險等。報告認為,由于石油屬于戰略能源物資,大多數國家政府往往將石油天然氣產品的正常供應視為國家安全課題。因此,在發生跨國并購交易時,雙方企業的政府都可能采用各種手段對收購結果施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以保證本國的國家利益不致受損。 “政治上的反對意見可能會以強加額外法律要求的形式表現出來。”全球法律顧問協會中國專家、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北京主任合伙人Robert Lewis告訴本報,通過此前的中海油競購失敗和中石油收購中遇到的一些波折,可以看出,政治因素可能導致額外的法律要求,而法律問題也可能產生政治影響。 就在中石油宣布已就收購交易與PK董事會達成協議之后不久,10月5日,哈薩克斯坦下議院一致通過議案,允許國家干預哈薩克的石油公司中外國股份的出售。該國能源部長同時聲明,哈政府有意對哈薩克斯坦的資源保持“戰略控制”。 這一壓力迫使中石油不得不調整其整體收購計劃,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達成協議,向其出讓33%的PK股權,并同意與其在對等條件下聯合管理PK公司奇姆肯特煉廠和成品油業務。 Robert Lewis認為,雖然這一戰術性讓步,消除了哈國內對此次收購的反對壓力,但也從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中石油原本計劃對PK業務的全權控制,所以“不論中石油投標收購哈石油的結果如何,就全球石油天然氣行業的法律風險而言,都沒有安全港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