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漲電價不漲 煤熱聯動拯救外資最后的撤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6日 11:03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陳亮 近幾個月來,幾乎每個外資熱電廠的總經理都如坐針氈。原因是節節高升的煤炭價格、運輸費用和鐵定的電價、熱價,將熱電廠的盈利推到底線。同時他們還將面臨下一步“電力過剩”可能發生的排斥和打壓,以及“競價上網”的難題。
8月4日,國家發改委電力價格處的一位官員告訴記者,他們正在根據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熱電專業委員會調研后提交上來的匯總意見,考慮修改“煤熱聯動方案”(征求意見稿),該方案有望在今年內出臺。 據悉,這是促進煤、熱、電價格真正市場化的一種有力措施,也讓夾縫中生存著的外資熱電廠看到了今后發展的些許希望。因為在中國發生“電荒”、期待外資大舉投入之時,部分外資卻正陸續從中國諸多電廠中撤資,特別是熱電項目。 無利引發外資撤退 熱電聯產屬于邊緣性的產業,國家根據綜合熱效率和熱電比兩項指標來考核審批,受供熱量的限制,國有大型電力公司不屑于在這方面投資,所以我國絕大多數熱電廠是外資企業投資興建。 國外大公司來華考察投產熱潮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如今投資無贏利空間的現實令外資紛紛撤離:太平洋頂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CEO安德森在“領導”該公司8年后,黯然離去;2005年7月5日,該公司的大股東美國聯合能源公司宣布,考慮到股東的長期利益,打算賣掉中國境內的10家熱電廠,最終退出中國市場。 江蘇省經貿委的馬定秋對香港李嘉誠的一個子公司在江蘇投資的兩個熱電廠的情況“比較清楚”。他介紹說:“兩個廠的效益也都不好,許多人都被公司炒了魷魚,他們領導換了好幾個,現在搞得很狼狽。” 此外,美國安特借公司也將旗下在中國的熱電公司轉手,接盤的為江蘇南通美亞公司。其總裁張云洋表示,這事很敏感,現在不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記者聯系其他幾家撤退的外資負責人,他們均表示“公司有安排”而拒絕采訪。 據公開資料顯示,已經將電廠出手撤離中國的外資,還有美國賽德能源公司、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美國電力公司、西門子公司和德國漢堡電力公司。 記者試圖了解外資撤資的整體規模,電監會市場監管部的吳小姐明確表示:“我們沒有這方面的統計資料。”一位熱電專家表示:“這方面國家沒有明確的主管部門,熱電專業委員會也只是一個二級學術機構,所以弄到統計資料是相當困難的。” 煤價上漲電價不漲 業內的一種說法是,“市場經濟的煤,計劃經濟的電”,就是指煤價向上狂飆,電價卻一直被政府“抓住不放”,不能隨行就市。 “動力煤一般上漲40%~50%我們還能接受,但成本漲幅高達70%~80%,我們就難以為繼了,因為熱電廠很難有盈利了。”頂峰公司下的誠峰熱電廠一位工作人員說。浙江寧波一個熱電廠的廠長更是不平:“煤是一天一個價,有的地方還達到了500元/噸。” 馬定秋是江蘇省原計委能源處的處長,他至今還保留著當時“害苦了外資企業”的一份文件。 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原國家計委等部門聯合出臺《國家計委關于江蘇省實行統一售電價格和峰谷電價方案的批復》,規定江蘇省率先試點,實行統一電價。爾后其他省市也紛紛行動起來統一電價,聲稱原來和外資簽訂的一些合同全部無效。馬定秋回憶說,當時外商反映很強烈,在江蘇熱電外資企業聯合會的組織下,江蘇十幾個外資熱電廠聯合起來要與中國政府打官司。后來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熱電專業委員會作了一些工作,江蘇省也拿出補貼等特殊措施,包括上調外資電價、增加上網電量,矛盾才有所緩和。 對于國家已經出臺的“煤電聯動方案”,據企業反映,目前該方案只適用省級電網以上的大電廠,對于中小型熱電廠尚未受到此優惠政策。“國家在2004年調整了電力企業的上網價格,但同時又規定調價范圍是指燃用國家統配煤炭的省級電網發電廠。” “熱電聯產的企業,原來政府規定其只能發電5500小時,上網電價0.36元/千瓦·小時,超發電電價為0.19元/千瓦·小時,而純發電超發電電價在0.25元/千瓦·小時以上。”方正證券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海說,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上網電價管理暫行辦法》,更是把絕大多數地區的超額電價都取消了。 在行業內,煤炭增值稅是13%、電力是17%、運輸是17%。由于煤炭運價上漲造成燃料成本在整個電價構成中比例不斷上升,而熱電企業仍將自身增值部分按17%納稅,“這更是給熱電企業雪上加霜。”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熱電專業委員會高級顧問王振銘說。 另外,由于這些外資熱電廠并不屬于電力公司,還常常被“誤傷”。從2004年至今,由于“煤電不聯動”,外資電力公司紛紛撤出中國市場。“現階段外資基本上該撤的都撤得差不多了。”一位業內資深專家說。 外資重回市場癥結 目前,對于外資大舉撤出的現狀,電監會以及國家電網公司也不是沒有意識。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家電網公司曾出售旗下一些電廠,把出售意向重點放在外資身上,極有可能就是想吸引外資重回中國市場。然而到目前為止,此舉成效似乎不大。 一位外資電力企業的高層告訴記者他們的想法:中國電力體制改革和他們的想法相去甚遠,且他們也不能很好地把握供需平衡關系,于是“長痛不如短痛”。 “一旦取消了15%固定回報率,他們就不適應了,既擔心政策環境的變化,又擔心未來前景的問題。”浙江惠明集團有限公司前副總裁郭羽說。 不過,某電力集團的一位領導透露說:“我國對資金的渴求已經沒有當初那么強烈;再有就是很多核心的技術我們已經掌握,因而對外資的依賴度降低。” 現在地方政府招商的思路也變了。南陽發改委能源科的朱科長表示:“如果新上項目沒有外來資金進入,我們可以拿出100%資本金。南陽將不用再以高電價保證投資方的回報;另一方面,我們現在資金充裕,也都是人家主動找上門來,所以我們現在還沒有吸引外資的打算。” 更為重要的是,根據《上網電價管理暫行辦法》第23條規定,熱電聯產電廠要參與市場競爭,實行競價上網。 根據我國電力改革的方向,今后實行競價上網是好事。但是“熱電廠既發電又供熱,鍋爐容量大于同規模火電廠,在用水、征地、拆遷、環保等方面也大大高于大型火電廠,熱電廠要建設大型供熱管網也提高了基建投資和運營成本,因而要求中小型熱電廠與大型火電廠同等競價上網是不公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