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鈕懌報道
本報訊 上海體育產業快速發展,到2010年,體育產業的產值要達到250億——300億元,占全市GDP的2%。在日前市政協舉行的“本市體育產業在現代服務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委員專題座談會上,來自體育部門的政協委員介紹,體育產業正成為上海現代服務業中的一個新亮點。
市政協委員金國祥介紹,近年來,包括健身休閑、競賽表演、技術培訓和中介咨詢在內的現代體育服務業發展迅猛,目前產值已占到整個體育產業的1/3,“體育消費的結構已經轉向了以家庭和個人為主體——花錢買健康的觀念讓越來越多的上海家庭主動在健身上消費。”有兩個數字可以成為最好的證明:一是上海健身設施總面積已達239萬平方米,經營性健身場所6000家;二是上海體育人口已超過45%,即差不多每2個人中就有1個經常從事體育鍛煉、身體娛樂、進行專項訓練或從事其它體育事業。
市政協委員、上海體育學院體育社會系博導徐本力介紹說,美國體育產業產值超過2500億美元,其中50%以上來自于體育服務業。目前,上海已經建成健身苑、點4000多個,種種“街頭運動”極大地活躍了上海的體育消費。但是,運動場所的布局仍然不盡合理,大量的社區建設沒有為運動場所規劃足夠的用地,場館設置對經濟效益的考慮也很少,導致現在上海體育設施總量缺口大,而且大量既有設施利用率較低。
委員們建議,要讓體育產業真正成為上海經濟新的增長點,必須建立門類齊全、結構合理、規范發展的體育現代服務業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