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整體利潤下降幅度比1~4月減少4.13個百分點,乘用車銷量增長17.2%
本報記者 張愛麗 車亮 發自北京
國內汽車企業在上半年后幾個月里,整體利潤下降趨勢得到遏制。而乘用車市場的增長和原材料價格的趨穩,為利潤下降減慢提供了基礎。
7月15日,商務部市場建設司發布信息稱,1至5月汽車行業6244家企業實現利潤167.14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3.07%,上半年行業整體利潤下降幅度比1~4月減少4.13個百分點。
從今年1月份開始,受整車廠家清理庫存、歐元匯率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擠壓,整車類企業紛紛在一季度宣布利潤大幅縮水甚至報虧。如一汽集團一季度報虧5.7億元,上海汽車(600104.SH)一季度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滑了79%。據商務部此前的統計,今年一季度汽車行業利潤同比下滑約100億元,利潤下滑78%。今年前4個月,汽車業利潤總額縮水160.96億元,同比下跌了近六成。與之相比,前5個月的整體利潤額表明,行業整體利潤下滑速度放緩,利潤情況開始出現好轉。
據汽車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大多數汽車企業銷量呈上升趨勢,其中銷量排名前5位的企業分別是:一汽集團、上汽集團、東風集團、長安集團和北汽集團。在最富代表性的乘用車市場,據中國乘用車聯席會的統計結果,今年上半年國內28家主流乘用車生產企業共銷售1307380輛汽車,同比增長17.2%。僅今年6月份就銷售了264677輛,相比去年同期增長幅度達到60.3%。與此同時,上半年累計生產乘用車1250410輛,增長幅度僅2.5%,去年積壓的50萬輛庫存已經基本上消化一空。
中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秘書長饒達分析認為,房產、股市的相對低潮使消費者對投資信心不足,從而將資金轉移到汽車消費,從而促動了車市旺銷。另外,前幾個月車市價格的相對穩定,使消費者持幣待購的心態也得以緩和。
基于銷量的上升和鋼材價格的回落,轎車企業盈利好轉的趨勢已基本確立。資深營銷專家張勇表示,利潤總額降幅逐漸趨緩,利潤拐點正在逐步形成。另外,市場的回暖和庫存的消化使生產企業的機器設備重新投入正常使用,這也有利于提高設備的開工率,從而降低綜合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