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門門口:兩個人的三年啤酒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8日 02:21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丘眉 韋三水 邊長勇 發自上海北京 “如今,對金威來說,是進攻全國市場的一個很好機會,更有可能創出行業新標準,把握話語權。” “其實,金威和青啤在深圳的競爭相當白熱化,已經是一對老冤家。”
前天,衛生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藥檢局、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等聯合召開了“關于啤酒甲醛問題的說明會”。 會上,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助理、高級工程師程勁松對媒體解釋了“甲醛風波”起因:個別生產混合澄清劑的公司,為了達到讓政府強制取消啤酒甲醛釀造工藝后擴大其產品銷售的目的,不斷以各種方式制造影響,給啤酒行業和社會造成混亂。會上,雖然沒有明確提出該公司的名字,但表示該公司來自“南方”。 而就在本月15日,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紀正昆正式表態,根據抽查結果,國內生產的啤酒甲醛含量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和世界衛生組織有關規定,是安全的。 很顯然,對于此次發端于7月5日啤酒甲醛風波,國家有關職能部門反應迅速,而且態度明確。 葉旭全——直接得利到隱性得利 “如今,對金威來說,是進攻全國市場的一個很好機會,更有可能創出行業新標準,把握話語權。”廣州凱月文化傳播策略總監黎初源說,他前后為青啤、金威、燕京諸多大品牌提供策劃服務。 把這次“甲醛風波”視為金威發展的風波原因很簡單,從2002年起,金威就在全國第一個打出了“不添加甲醛”的旗號。 當時,金威是深圳啤酒業的“地頭蛇”,在深圳市場占有率曾高達80%以上。而從1999年起,青島啤酒華南事業部直插深圳,成為第二家在深圳設廠的啤酒企業,也成為金威在深圳真正的“搶食者”。 “(當時)金威的市場占有率一路下滑,差點遭遇出售命運。”黎初源說。 由于青島啤酒的強力進入以及其他原因,2002年以前,金威連續幾年年產量徘徊在17萬噸,麥肯錫曾建議廣東省政府賣掉金威,其中一條理由是“不賺錢”。 2002年,葉旭全出任金威董事長,很快打出了“不添加甲醛”的王牌,當時在華南地區炒作很成功,金威利潤、市場份額開始快速上升,并在東莞、汕頭建廠,從深圳走向整個華南區域。 從廣東省酒類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來看,2004年金威的利潤額,占全國啤酒行業利潤總額的十五分之一,高于青啤,緊排珠江之后位居第二。 華南,是中高檔產品消費大區,同品質的啤酒,在華南就可以賣出比別處高的價格,區域巨頭的利潤額也就比較高。 “不添加甲醛,金威賣的不是一種新產品,而是一種新品類,強調新的標準。”黎初源說,“這樣的企業,有可能去撼動原有話語權的霸主。 目前,國內啤酒行業,青啤、燕京、華潤全國市場擴張頻繁,被視為“第一集團軍”。其中,青啤是受業內廣泛認可的、真正的全國市場品牌,掌握著國內市場的話語權。金威、重慶啤酒、河南金星一直是區域品牌,被視為“第二集團軍”。 如黎初源所說的這個“撼動”的過程,放在金威對局青啤的局部樣本中,已經體現出一些蛛絲馬跡。 據《深圳晚報》報道,今年4月5日,發生了青啤人員砸金威辦公樓的暴力事件。這是一場青啤和金威在深圳“銷售終端”長期摩擦引起的械斗。去年,又曾發生過金威人員拿刀砍傷青啤經銷商的事情。 金威天津項目開工后,葉旭全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金威要做中國啤酒前5名。”在技術工藝企業文化和營銷方面做中國的領頭羊。 “其實,金威和青啤在深圳的競爭相當白熱化,已經是一對老冤家。”黎初源說。 金志國的危機體系管理 有意思的是,2003年~2004年,青啤仍保持出口老大位置,但出口額下降近億元。而金威成長為出口大戶,分別位于第五、第六位,總額在快速增長。青島啤酒出口占行業份額,從2003年的52%下降到36%,而金威從2003年2%上升到6%。 接下來看看青島啤酒在這次事件中的緊張反應。 紀衛華,青島啤酒公關部部長,最近一直因為身體原因而養病休息。 她說:“公司的危機管理體系成員給我打電話,說啤酒業又起甲醛風波了!” 自金志國主掌青島啤酒之后,就設立了一個“危機體系管理”的組織,并由青島啤酒一位副總經理直接負責領導。 有知情人士說,受甲醛風波的影響,國內啤酒的出口正在受到影響。而影響最大的,或許是青島啤酒。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啤酒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杜福泰說:“我國的啤酒產品大部分是內銷,出口只有0.5%左右,2004年3000多萬噸中只出口15萬噸,而且50%是青島啤酒出口的。” 一個大膽的預測是,如果由于“甲醛門”得不到及時解決,而影響到整個中國啤酒產品的出口,那青島啤酒無疑受到影響。 所以,正在養病的紀衛華趕緊跑回公司。她跟危機體系管理的組織緊急磋商后,在7月13日決定采取兩個措施:一個是給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寫信,請求協會發布公告,對“中國啤酒企業有95%之多添加甲醛釀造啤酒”的信息進行澄清;第二個是給國家技術監督部門寫信,請求進行行業調查,并以真實的數據來還啤酒業一個清白,讓消費者知道真相。 紀衛華說:“部分媒體對于‘國產啤酒95%加甲醛’的報道不僅嚴重缺乏事實依據,而且會對中國啤酒行業的整體形象造成損害。 14日,紀衛華向記者透露,青島啤酒目前正聯合燕京、華潤等三大啤酒商呼吁國家質檢總局對全行業進行徹查,以維護整合啤酒行業的正常秩序。 “目前,兩家企業對我們的提議都表示支持,而有關協會組織也鼓勵我們接受記者采訪,傳達行業的真實聲音。” 別砸了整個行業的腳 此次啤酒“甲醛風波”至目前的近兩周內,一時間不明就里的消費者,對甲醛含量安全性發出質疑,對國產啤酒產生行業信任危機,并引發韓國、日本對中國進口啤酒調查事件。有觀察人士分析,國內啤酒出口正在受到影響,而影響最大的或許是青島啤酒。 中國是世界啤酒生產大國,也是出口大國。從中國海關顯示的數字顯示,近4年,中國啤酒的出口總量保持在進口的10倍左右。2003年、2004年,青島啤酒的出口額都是位居第一。 “從5月的數據來看,中國啤酒出口日本、韓國市場的份額,只占到出口亞洲整體市場的3%。而日本、韓國進口中國啤酒的份額,占到亞洲進口中國啤酒整體的90%。”中商情報網公司市場部經理楊宇杰說:“甲醛風波,也許正好給了日韓某些企業耍手腕的機會。” 相關鏈接 2003年甲醛風波"回放" 2003年3月28日,深圳金威啤酒對外宣布,其綠色工藝應用研究項目通過國家級鑒定,其重要的一點是,不使用有害助劑甲醛,并聲稱其生產的啤酒是全國同行業第一家不添加甲醛的企業。 這一則排他性的廣告給國內其他啤酒企業帶來了巨大沖擊,部分企業的銷售收入一度出現大幅下滑。一時之間啤酒業危機四伏,坊間聞甲醛色變。 當時,有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專家辟謠,甲醛是細胞代謝的正常產物,廣泛存在于天然食品中,肉類、家禽、魚和水果中均含微量甲醛,與其他天然食品相比,啤酒中的甲醛含量屬于低范疇。 珠江啤酒、青島啤酒有關負責人亦宣稱,其生產的啤酒早就以替代品取代了甲醛,個別的企業對啤酒甲醛問題作過多渲染純屬炒作和不正當競爭。 盡管中國釀酒協會啤酒分會多次站出來為啤酒的“甲醛危機”喊冤,但爭論并未停息。啤酒分會指出,從食品安全和廠家利益考慮,啤酒企業應盡早從生產工藝的研究入手,逐步以更安全的技術取代現代技術。目前有部分廠家在其部分品牌中已不再使用甲醛,有的廠則率先在全部生產過程中淘汰甲醛,這種做法應該鼓勵。 當時,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所有關專家曾透露,正在修訂討論的國家《發酵酒衛生標準》(該標準現已制定完畢,將于2005年10月1日起實行)中,新列入的啤酒甲醛殘留量指標為小于或等于2毫克/升。而據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19種國產品牌啤酒的檢測,其甲醛平均含量為0.31毫克/升,消費者完全可以放心飲用。本報資料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