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蓉
沈丹陽,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在剛剛結束了中辦國辦組織的中國展覽業督察調研小組全國9省市的調研之后,于7月9日,風塵仆仆地又趕到鄭州參加首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暨2005中國會展年會。
在本屆會展年會上,他拋出了調研中遇到的焦點問題——政府主導型展會的定位、改革與發展的論題,這一論題引起了與會的各地(市)政府主管展會的負責人的高度關注,從而使政府主導型展會的改革和市場化問題再次進入公共視線。
退與不退,各有各的聲音
據沈丹陽介紹,中辦國辦組織的此次調研目的是發現中國展覽業存在的問題,對下一步會展業的政策出臺提供依據。此次調研目前已經結束,其中反映最大的問題當屬政府辦展。
事實上,關于政府辦展的問題從去年開始就有展界人士在聲討。中展集團總裁梁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展覽業經過近10年的發展,應該逐步走向專業化和市場化,應通過市場配置資源,政府不應該作為市場的主體參與到市場的運作中去。他說,政府辦展事實上是一種尋租行為,政府參與市場使得展覽企業很難成長。
梁文的意見代表了大多數組展商的意見?墒菗虻り柦榻B,在此次調查中,并不僅僅是這一種聲音。有些地方政府認為,政府之所以辦展,是因為展覽組織者實力太弱,政府又不能眼睜睜看著會展經濟的大蛋糕而無動于衷。
展覽館對于政府辦展態度還是比較積極的。在目前全國展覽館空置率很高的情況下,很多展覽館都面臨“吃不飽”的問題。對于他們來說,只要是展覽會,他們都會歡迎。
在參展企業中,則有兩種完全相反的聲音。一些企業認為政府辦展的可信度高,只愿意參加政府主辦的展會;而另外一些企業則覺得政府辦的展會內容空洞,只是礙于面子才參加。
香港展覽業協會會長朱裕倫指出,凡是能由市場解決的問題,政府就不應該插手。對于一些專業展覽會,比如紡織、機械、消費電子等政府就不應該參與,在這類展會中,政府應該扮演支持者的角色。但是像世博會或者其他綜合性的展會,公司辦不了或不愿辦就應該由政府來運作。
據沈丹陽介紹,目前全國以部委掛名的展會有100多個,政府在展會中的作用可分為三種情況,一是政府主辦并主導;二是政府主辦但沒有主導;三是不主辦但主導。對于政府主導的展會,如果政府退出會遇到知識產權等一系列的問題,因此政府在現行體制退出并非容易的事,但他也承認改革將會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退與不退,不宜一刀切
貿促會北京分會副會長儲祥銀在分析政府辦展的原因時指出,政府之所以對展會表現出積極性,其中對經濟的拉動系數1∶9是最好的借口,另外還有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等理由。但是,是不是每個城市的展會都能達到1∶9的拉動效益,國家對此需要重新評估。
對于政府退出的問題,儲祥銀認為,政府退出辦展的辦法就是將展會交給企業做,但是要看企業成熟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可以擔當接班人的角色。從全國來看,北京、上海、廣州的會展企業還算足夠成熟,但是其他一些地方的市場主體還需要扶持。因此,對于政府主導型展會政府退出的問題目前還不能蓋棺定論,對于市場主體還需要扶上馬送一程。
而且并非所有政府主導型展會都適合市場化。深圳市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中心主任劉明偉就是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以深圳高交會為例,據悉,深圳高交會有100人的團隊在搜索全國的項目和投資商,他們只集中精力做這一件事,最后讓這些項目在高交會上集中交易。劉明偉表示,這件事如果由公司來做,搭上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公司肯定會賠錢,公司也不愿意這樣做。因此,對于這類帶有很強的公益性的展會,政府不是應該退出而是應該加強參與。
也有觀點認為,其實“政府沒有必要討論退與不退的問題,而應該考慮會展是一個產業還是一個活動的問題”,成都會展業發展辦公室主任郭啟舟如是表示。他說,從國際上看,國外政府對于會展業也沒有完全退出。德國政府對展覽館的投資最低也占51%的股份,美國政府也仍然在支持很多展覽會。郭啟舟指出,展會是一個準公共產品,政府應該引導但并非包辦。比如,成都美食節,就是由政府出題目,出錢交給公司運作。
從政府主管部門的角度看,政府主導型展會還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存在。但是政府操作模式的改變和淡出必然是一種趨勢,而這種復雜的會展現狀對于國家主管部門制定相關政策顯然也是一道難題,這其實也就是劉明偉強烈反對國家制定統一的會展政策的原因。他表示,目前全國會展業的現狀很復雜,各省市發展極不均衡,在這種情況下不宜采取一刀切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