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時代的公眾新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3日 18:07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楊琳樺 上海報道 北京時間7月7日16時20分,上海某報社,陳明再次感覺到午餐誤食的魚刺停留喉嚨的痛楚,她起身準備去倒水。突然,MSN上傳來一陣急速的閃屏振動,英國朋友田睿發來了一條
16時21分,田睿繼續向陳明發出信息——“倫敦現在已全線停車”、“倫敦街上到處是被撤離的人”、“倫敦人都瘋了”。 出于第一時間傳播信息的職業習慣,陳明在20秒內迅速拷貝田睿的MSN名字并修改了自己的即時通訊顯示——“倫敦地鐵發生大爆炸,地鐵全線停車”。在接下來的時間,陳明MSN上的好友紛紛跳出,一系列問號追蹤而至——“真的假的?”“什么時候的事情?”“有多少人傷亡?” 就在她手忙腳亂急于答復時,陳明所在的報社已經沸騰——同事們相繼離開座位,整齊劃一地簇擁在另外一位同事的電腦前,該同事的英國朋友正通過MSN的網絡攝像功能顯示英國BBC關于倫敦地鐵爆炸的實時報道。 16時25分,這個已習慣向公眾發布信息的傳統媒體幾乎集體沉浸在接收信息的興奮中,陳明由于魚刺堵塞喉嚨的疼痛感暫時消失。 瘋狂的實時傳播 北京時間20時左右,第一個中文電視臺——東方衛視——以專題形式報道了英國倫敦地鐵的系列爆炸事件,在此之前3個小時,陳明已通過與田睿的MSN交流和田睿的個人日志(blog)通曉這場發生在大洋彼岸的災難。 田睿的辦公室位于倫敦Appold街道的附近,Appold街道距離英國時間8時15分倫敦第一個爆炸的地鐵站“利物浦大街地鐵站”不到3分鐘路程。從北京時間16時20分至21時40分,田睿用MSN向他的所有在線好友實時傳播了事件的最新進程。 ——英國時間早上10時,從利物浦大街地鐵站涌出的人流已充斥Appold街道; ——英國時間早上10時30分,我們已無法用手機通電話; ——英國時間中午11時30分,公司內部廣播:警方懷疑公司大樓為危險區域,要求我們整理所有個人物品到大樓后面的緊急出口集合。很快,公司內部發出e-mail,要求我們盡量將工作的重要文檔打印并保留,以便服務器被毀后數據系統能實現恢復; ——英國時間中午12時,英國BBC網站確認已有2人在事件中喪生,這個數字在不斷更新; ——英國時間12時30分,根據BBC網站上的言論,一個伊斯蘭網站發表聲明,稱al qaeda(恐怖組織基地)已承認為事件制造者; ——英國時間12時40分,公司通知我們已解除危險信號。同事們相約去附近酒吧慶祝,我們并不慌亂; ——英國時間下午2時30分,公司廣播通知員工可以下班,并通過公司內部email發布了目前倫敦市區所有可以運行的交通路線; 與此同時,田睿在他的個人日志上記錄了早上8時30分他從家里Stratford站到利物浦大街地鐵和Appold街道的所見所聞,并上傳了他用手機拍攝的15張現場照片。 他在日志中寫道——“我看到利物浦大街地鐵所有出口的電子顯示牌上寫著‘緊急情況’。地鐵站的工作人員分站在兩邊,乘客被限制進入,整個大廳是刺耳的警鈴。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出事了,但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出于安全考慮,我疾步走向Appold街道,希望能早點到達公司。很快,我聽到了同事們的尖叫和喧嘩聲。” 幾乎是同一時間,Isaac Mao在上海的另一端領略了來自新媒體的強大力量。 北京時間20時,Isaac Mao在英國的朋友通過話音即時通訊Skype向他傳達平安并講述了倫敦地鐵爆炸事件。 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Isaac Mao迅速瀏覽了國內包括新浪、搜狐等各大門戶網站對該事件的報道,但只能發現幾條敘述簡單的短訊。 他開始登陸他所熟知的一些web2.0網站,這些信息讓他驚喜——在全球日志的集中地Technorati網站上,已有關于該事件的7000多條個人日志,它們大部分由親歷爆炸現場的英國市民和居住于爆炸現場附近的英國市民書寫。 截止到北京時間7月12日凌晨5時,Technorati上關于“London”的Tag已有3,295條。 Isaac Mao還看到,在由世界各地用戶自行添加和編輯的wikipedia(維基百科全書)上顯示——已有10多種語言的用戶曾在這個社會性軟件上參與倫敦爆炸事件的歷史記錄。 “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一位朋友在Google推出的地圖搜索功能Google maps的技術基礎上加入了創意,他將一些英國市民拍攝的現場照片切入到Google maps的相關地理位置中,并在他的個人日志上發表了這一集合信息。”Isaac Mao對本報記者說:“因為對事件的關注,人們正在發揮更多的創造力,日志和更多的社會性軟件開始融合成為一種全時空的媒體組合。” 公眾制造 北京時間7月8日,陳明喉嚨中的魚刺已經消除,但頗有隱喻意味的是,她已深刻感覺到由另外一根魚刺引起的隱痛——那些由即時通訊、博客、web2.0網站等新一代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強大沖擊。 “我們不再是第一時間報道新聞的人。”她對本報記者說,“我們不再是讀者第一時間獲取信息并對該信息保有信任的唯一渠道。” 倫敦爆炸事件結束,在包括《波士頓環球報》、路透社、《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主流媒體上開始傳播該爆炸事件的一個衍生新聞——“Blog迅速響應:倫敦爆炸目擊者紛紛在日志上發表自己的所見和照片。” 世界上的第一個現場照片和目擊者敘述在最后一個沖擊波劃破倫敦城區之際,已開始全球范圍地流傳,它們首先出現在Flickr等圖片共享網站和其它幾個Blog組織。 英國的普通市民亞當·斯塔西(Adam Stacey)是世界上提供第一張現場照片的作者——模糊的畫面上一個男子站在昏暗而擁擠的地鐵隧道中,他用手絹捂著嘴,身后是剛剛發生爆炸的地鐵車廂,車廂內亮著燈,同時擠滿了乘客——在發生爆炸的King Cross地鐵站內,斯塔西不停將這些即時照片發給他的朋友阿爾菲·丹恩(Alfie Dennen)。經營著一個Blog網站的丹恩,迅速將這些圖片進行了發布。 很快,斯塔西的照片被picturephoning.com和Wikipedia網站采用;隨后,斯塔西的圖片又被天空電視臺、美聯社采用;最后,BBC和英國衛報等媒體也采用了這一照片。 從“克林頓與萊溫斯基”事件、伊拉克戰爭事件、美國“9·11”事件到亞洲海嘯事件,國際報道目擊者通過各類Blog發布信息已不是新鮮事,但此次倫敦連環爆炸后日志者發布的信息之多、速度之快卻是以往任何一次事件所無法比擬的。 事后,Grassroots媒體網的創始人Dan Gillmor發表評論——以往的歷史由新聞記者撰寫,但現在的歷史由人民大眾書寫,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改變。他語氣堅定地說:“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新一代媒體將顛覆傳統媒體扮演的角色。” 亞馬遜前首席科學家韋思岸(Andreas S. Weigend)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web2.0的基礎性技術促成了公眾的信息發布,它們是Blog、Tag、RSS和Google maps等。” 新的傳播模式和機遇 一個業已存在多年的傳播學理論“沉默的螺旋”正在被打破。 該理論認為,“對孤立的恐懼”是人類的社會本能,基于此,人類產生了屈從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下,強勢的一方在發表意見時聲音越來越大,而另一方卻越來越沉默。 “現在,‘個體對孤立的恐懼’這個原本受到制度、成本等因素制約的變量正在發生變化。”韋思岸認為——新一代媒體的語言直接反映了用戶的詞匯,這些“專業余”人士的發言權是對傳統媒體的有效補充,它們應該被傳統媒體有效利用。 “今天正在出現的一種趨勢是——人們已相信來自公眾的評價,‘公眾——專家——公眾’的傳播模式正在形成,過去掌握話語權的專家將蛻變為其中發言的一分子,相較以往會形成一個更公平的社會價值格局,它將盡可能地改變人類社會原本信息不對稱的現狀。” “web2.0的一些基礎性技術也在促成新財富的產生。”韋思岸告訴本報記者。 韋思岸認為,除卻用戶收費外,因為web2.0網站的頁面內容指向明確、細致,與其主題相關的廣告價值將得到充分體現。“這是web2.0目前能被看見的最重要的贏利模式。” 同時,web2.0的一些基礎性技術正在改變企業的營銷和市場管理。 “很多企業已開始雇傭專門的員工通過RSS抓取google和Blog中與本公司服務相關的信息,他們深知企業的負面消息在網絡的快速傳播下會帶來什么災難,因為一個新興的媒體正在成熟,聰明的人要學著適應。”韋思岸說。 同時,一些國際性大公司為更好地與用戶溝通,并從用戶中獲取廣泛反饋,正在積極地鼓勵員工寫Blog。它們有微軟、Sun、通用汽車公司、波音飛機制造公司等。 “曾經有一名微軟員工用數碼攝像機拍攝使用Visual Studio的人們,并將內容上傳到自己的視頻Blog中。”負責微軟技術社區亞太區規劃的尹靖告訴本報記者,“目前,這個視頻Blog已經是一個收視率很高的流行頻道。” web2.0還有可能改變人類的信托關系,從而沖擊傳統電子商務公司的誠信認證制度。 “web2.0正在修正人類的誠信態度。”韋思岸說:“當用戶長時間地使用(他們正在這樣做)社會性軟件進行聊天或發表內容時(你通常會只用一個固定網名),其實已經在為自己的網上身份建立聲譽。” “以往的網絡時代,只有發文者(往往是權威)才有聲譽,但現在所有的互聯網用戶都可以參與進來,并建立信譽。我認為在將來,通過網絡評價這種社會性的誠信方式,可能會成為比eBay、阿里巴巴這種集中性的誠信方式更為重要的信譽誠信,從而影響到商業上的一些變革。” 但人類由此面臨的一個新問題是——當所有信息的傳播已不再受到控制,這是一個更好的世界,還是一個更壞的世界? 鏈接: Web2.0:信息源來自分散的個體——個體是信息的生產制造者,這是信息發布的變革。與之相對應的是Web1.0,Web1.0是提供集中的信息給廣大使用者,象今天的門戶網站新浪、搜狐都屬于web1.0。 TAG:是一種分類系統,有人將其稱為大眾分類,有關鍵詞標記等功能,利于搜索查找。 RSS是一種描述和同步網站內容的格式,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XML應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