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郭艾琳發自上海
一項針對國內體檢醫療機構的準入準則有望年內出臺。目前,衛生部已經對各地體檢醫療市場進行了調查,魚龍混雜的體檢市場有望得到規范和整治。
上海市衛生局有關人士表示,由于規定尚未出臺,目前不方便就此方面作評價。
高利潤,亂市場
“目前上海有多少家醫院就有多少家做體檢的機構,但真正達到專業水準的只有10家左右。”上海國賓醫療中心副總經理嚴德仁昨日對記者說。
他告訴記者,整體來說,我國的體檢醫療市場準入門檻相當低,市場十分混亂,到目前為止沒有一項相關的管理條例,對于體檢機構場地大小、人員、設備配備以及體檢收費標準等,都沒有嚴格規定。一個醫院甚至街道門診部只要擁有幾臺儀器,就能辦起一個體檢中心。
而這種“全民動員辦體檢機構”的最大驅動力源于其豐厚的利潤。國賓醫療中心周雅芳院長告訴記者,一般醫療項目能賺到15%的利潤已經算很不錯了,但體檢項目的利潤率平均可以達到30%,且體檢項目收費高低不均,市場上最便宜的幾十元,最貴的甚至達到6萬元。
當然,體檢市場的巨大空間也是不容忽視的一點。
上海、北京是目前國內體檢做得最好的兩個城市,但目前上海的體檢率僅為15%,北京也只有20%,且90%為單位組織體檢,個人體檢意識薄弱。但在發達國家,體檢已經成為家常便飯,德國體檢率達到95%。正是有這么廣闊的市場前景,才會有如此多的醫療機構紛紛辦起了體檢中心。
全國性管理條例呼吁了兩年
針對魚龍混雜的體檢醫療機構市場,北京市已經在去年出臺了“體檢質量控制和改進評估標準”,對“體檢機構不能把體檢者和病人混在一起”、“體檢機構總面積不能低于400平方米”等作了嚴格規定。而上海和其他城市卻一直沒有相關規定出臺。
瑞金醫院體檢中心主任孫勝偉表示,體檢不同于門診檢查,體檢醫生的經驗和責任心往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其實,對體檢機構的管理除了硬件設施外,還必須強調健康管理。”嚴德仁表示,北京雖然在體檢機構的管理方面走在全國前面,但其實這些條例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比如體檢后的硬性健康干涉、定期回訪、電子檔案等都沒有成為管理內容。
也正因如此,市場極其需要一個全國性的體檢醫療準入和管理機制。“我們已經和中國醫師協會等機構向政府部門呼吁了兩年。”周雅芳說。
而目前,衛生部已開始對廣東、云南、遼寧、北京、上海等部分省、市進行體檢服務基本情況調查。同時匯總各地體檢機構審批規范或標準,設立體檢機構參照的基本標準等。而全國性的市場準入準則也有望于年內出臺。
“但全國的體檢市場十分分散,起步也晚,整個市場要想在短期內規范起來,估計很難。”周雅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