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蜂能產蜂王漿,經濟效益好,受到了養蜂人的追捧,中華蜜蜂由此慢慢瀕危,并導致固有自然生態體系遭到破壞
本報記者 李晨 發自北京
我可能要永遠地離開你們了,親愛的朋友們。
我是一只中華蜜蜂蜂王,以前一直快樂地生活在北京市房山區浦洼鄉。但最近,見多識廣的雄蜂告訴我,我們的種群正在受到意大利蜂的威脅,而我,可能會隨時悲慘地死在意大利蜂的蜇刺下。
2000多年前,我的祖先就生活在中國了。正是因為我們的存在,中國的生態才更加平衡,特別是高寒山區的很多樹種都在早春或晚秋開花,如果沒有我們,它們的受粉可能會受到很大影響。
但是從上個世紀30年代意大利蜂在中國扎根開始,我們就走上了種族滅絕的道路,只不過我最近才知道這些。
中華蜂之死
20世紀初之前,我們還是中國主要的蜜蜂種群。1930年,中國養蜂專家黃子固和合作伙伴為李林園養蜂場從美國魯特公司購進10只意大利純種蜂王,作為改良蜂種和開展蜜蜂育種研究的素材。到1933年,這10只蜂王造就了一個每年向全國各地輸送1500只種王蜂的蜂種基地。
其后,由于我們不能產蜂王漿,產蜜量也較低,經濟效益較差;而意大利蜂的產量高,能產蜂王漿,經濟效益好,受到了養蜂人的追捧,越來越多的養蜂人開始轉養它們,拋棄了我們。
其實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我們最怕的是來自意大利蜂的侵襲。
按照專家的說法,西方蜜蜂的盜蜂(蜜蜂屬的各種蜂都具有在蜂群間互相盜蜜的行為,稱為盜蜂)行為特別厲害。由于意大利蜂翅膀振動的頻率,與我們雄蜂翅膀振動的頻率有點相似,守門的工蜂沒法識別意大利蜂,它們就可以趁機混進來搶奪我們的花蜜,我也有可能就這樣被殺掉。
此外,當一個村寨飼養的西方蜜蜂多于我們時,會使3公里范圍內我們蜂王的交配成功率急劇下降,甚至無法繁殖,這也是導致我們數量迅速減少的因素之一。
識人類文字的雄蜂告訴我,著名蜜蜂專家、吉林省養蜂研究所研究員葛鳳晨很早便開始關注我們的命運,1993年,他便完成了《長白山中華蜜蜂興衰史研究》的論文,對我們的衰落進行了專門的研究。
我一向對數字不感興趣,但這些數據讓我感到頗為悲傷:1950年時,北京市還有我們的同類4萬群;到上世紀60年代,下降到1萬多群;到2000年,只有房山區浦洼鄉僅存30群。在國家林業局編制的2000~2005年度《全國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總體規劃》中,我們被列為拯救保護物種保護對象。
我還聽說,目前,新疆和大興安嶺地區的中華蜜蜂已相繼滅絕,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已經沒有農民用傳統方式飼養我們;在引進西方蜜蜂之后,國內中華蜜蜂種群數量減少了80%以上,山林中已很難找到我們的同類。
多少年以來,我們都是植物繁衍不可缺少的環節。大自然的植物中,以依靠昆蟲授粉的蟲媒植物為主,這些植物對我們采蜜傳粉的依賴極強。按照北京市房山區林業科技服務中心站長張學武的說法,我們的好處就在于什么花蜜都采,蜜源比較好。另外我們的嗅覺靈敏,可以發現小范圍蜜源,對植物授粉的廣度和深度都超過只能發現大范圍蜜源的西方蜜蜂;我們每日外出采蜜的時間比西方蜜蜂多2~3個小時,而采蜜習性不同的西蜂在取代我們后,一些種類的植物因此無法得到授粉機會,植被體系因而受到影響。
哦,有件事情要說給你聽,這可不是自我表揚。1977年,四川當地的中華蜜蜂大量病死,當地西方蜜蜂無法起到補償作用,結果當年當地的水果、經濟作物大面積絕收。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前研究員楊冠煌對此有深入的研究。他認為,我們的減少及滅絕破壞了中國固有的自然生態體系,使植物多樣性減少。他舉例說,一些雜木林森林正在向植物單調的松杉林轉化,這不但使得植物種群結構發生改變,同時,也使得依托這些植物生存的昆蟲、鳥類減少,整個生態鏈悄然發生了改變。
出路:保護區與新品種
沒辦法抵擋西蜂的入侵,人類就開始想法保護我們。張學武說,北京市只有浦洼鄉受到意大利蜂影響最小,所以才有了保護我們的機會。
2003年11月,浦洼鄉開始申請建立保護區,今年3月保護區獲批。在這15000畝的土地上,浦洼鄉下屬兩個村的養蜂人清走了意大利蜂,我們才得以生存。因為極力擴種,浦洼鄉的中華蜜蜂種群從2003年初建保護區時的30箱半發展到了現在的600余箱,到今年年底,預計可達1500~2000箱。
我們聽張學武如是說,他們現在的目標是把浦洼鄉的意大利蜂全部清除出去,給我們以生存空間。
其實,平心而論,從養蜂人的角度看,重新飼養我們,并不符合他們的利益訴求。浦洼鄉為鼓勵當地養蜂人飼養中華蜜蜂,也制定了一些鼓勵政策,如蜂農們成為生態管理員,每位蜂農每月補償450元。為了保護我們,當地養蜂人也不得不作出犧牲。為了使我們的種群迅速擴大,我們采來的蜜,養蜂人都沒舍得拿去賣,全給我們繁衍后代用了。
然而,我們的未來命運毫不樂觀。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所長助理彭文君就曾發話:“保護中華蜜蜂是必要的,但搞保護區并不一定有效。這需要加強對中華蜜蜂的研究。”
而楊冠煌是建立保護區的提倡者。他認為,至少應該在中華蜜蜂已處于瀕危狀態的東北、華北和西北首先設立自然保護區。“先把中蜂發展起來了,才有可能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楊冠煌認為,長遠來說,還是需要通過基因技術,培養出具備高產蜂王漿、采集蜂膠等能力的中華蜜蜂新品種,“(經濟效益)能夠趕上西蜂了,蜂農就會接受。”
楊冠煌說,這需要5年時間,可他有些擔心,“農業部預定的中華蜜蜂品種改進的研究選題,至今沒人接手。”
本文由第一財經日報授權新浪網獨家網絡轉載,未經該報與新浪網許可,任何網站不得擅自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