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鋒磊
在前不久于杭州召開的“糧食現代物流國際研討會”上傳來消息,年內我國將啟動新一輪糧食物流體系建設,構建糧食現代物流五大通道,該體系建成后,將大大緩解鐵路運糧壓力。
而專家提醒,由于建立糧食通道主要靠社會和企業資金,可能會對糧食安全帶來威脅。
建五大通道為降流通成本
據悉,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糧食流通成本占糧食價格的比例要比國外高出10%以上,使得糧食價格高于國際市場。根據測算,吉林糧食南運至廣東,其中的流通成本大約占總成本的1/3。
國家糧食局行政管理司一位官員對記者表示,做糧食現代物流就是要降低成本,并保證我國糧食市場的相對穩定,改變糧食儲備不合理狀況。比如以前青海地區發生自然災害,出現糧食緊張,糧食大量運過去較為困難,但在建立物流通道之后,速度加快,原來需要兩天才能運到的糧食只要半天或一天就可運到。
按照規劃,五大通道包括東北地區糧食流出通道、黃淮海地區小麥流出通道、長江中下游含四川稻谷流出和玉米流入通道、東南沿海糧食流入通道、京津地區糧食流入通道。而國家將用5到10年時間,在浙江、福建、上海、廣東一帶建設10多個糧食港口中轉庫及專用碼頭,使東南沿海港口年接卸散糧的能力達到3000萬噸以上。
市場化融資還欠政策配套
五個物流通道完全建成需要300億元左右的資金,而之所以需要5到10年才能建成,主要就是配套資金很難一次到位。國家糧食局對于這筆資金的解決方案是:主要依靠社會和企業投資,政府做適當支持和引導。
然而,實現完全市場化融資也是有許多現實困難的,因此國家糧食局將首先運作最急需的項目,包括建立重要的中轉港口和中轉庫。國家糧食局的官員表示,在“十一五”規劃中主要是先建立起五個通道的大結構,尤其是東北的流出通道會先做起來,其他通道則可能留待下個五年。
“如果讓企業來投資,就要給予優惠政策。”說這番話的河南省糧食交易物流市場董事長屈新明正在建立“中國首家糧食物流應急系統”,該系統將被納入五大通道。他直言,目前尚無明確的優惠政策。
國家糧食局行政管理司官員對此表態說,他們正在醞釀的優惠政策主要會以貼息貸款的形式給予企業投資補貼。
需要防范糧食安全風險
根據國家糧食局的糧食流通改革設想,糧食物流將由作為投資主體的企業來經營,糧食調運也要由過去的計劃手段改為市場手段。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勁松表示了些許擔憂。他認為,如果國家失去對糧食物流企業的控制,一旦出現糧食調運困難,就會危及糧食安全,所以關鍵是看國家如何監控管理。
事實上,在糧食物流體系規劃設計之初,對這個問題的爭論就已存在。有關專家認為,穩妥的做法是國家可以考慮進行參股,或者只把與糧食安全關系不大的設施或部門交給社會和企業來經營。
而國家糧食局行政管理司有關官員認為,這種擔心基本屬多余,因為物流通道設施建立起來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業肯定會讓它充分運作起來,這實際上是加快了周轉,提高了效率,可以使糧食受損減少,是有利于提高糧食安全的。當然,如果出現市場糧食異常緊張的情況,政府會采取一些管制措施,物流通道也會有相關的信息體系監控市場,全力保障糧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