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山
五礦欲收購諾蘭達公司后,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叫價200億美元擬收購優尼科公司,這是中國企業又一次欲在海外市場有所動作。中海油會否象五礦一樣無功而回,如今看來,仍是一個未知數。
日前,香港文匯報報道,中海油將以200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九大石油公司——優尼科公司,這也是中國企業近年來規模最大,最重要的一次海外并購。
中海油是中國現有最好的國有能源公司,倘若其此番能夠收購優尼科,就可成為在亞洲擁有并控制最重要液化天然氣資產的公司,并在亞洲能源市場取得領先地位。合并后公司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將比目前中海油產量提高一倍以上,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將增加近80%,即達到約40億桶油當量。
石油,還是石油
優尼科是美國第九大石油公司,其最具吸引力的資產是它在東南亞的潛在油氣儲量,主要分布在泰國、印度尼西亞和孟加拉國。其中在印度尼西亞,優尼科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成本最低的液化天然氣資產,而且儲量巨大。
另外,優尼科在墨西哥灣和里海也擁有優質資產,而中海油在里海地區擴張的愿望曾經受挫。如果收購成功,優尼科將成為中海油優良的戰略資產。同時,如能成功收購優尼科,中海油將就此完成在美的借殼上市,并將大大增強其國際競爭力。
美國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龍·德士古在今年4月宣布以160億美元加股票的形式收購優尼科,收購計劃包括25%的現金(44億美元)和75%的股票交換,以及接收優尼科的16億美元債務。
而隨著美國反壟斷調查機構——聯邦貿易委員會于6月10日批準雪佛龍·德士古的收購計劃,中海油的第一次競購機會已經失去。由于雪佛龍·德士古在同優尼科的協議中包括5億美元的違約費,中海油此次再度出手如果成功,就必須向雪佛龍方面支付這筆費用。如此大手筆的收購計劃,自然受到了美國政界和媒體的普遍關注。
議員阻擊中海油
日前,41名美國國會議員已聯名向美國總統布什遞交了一封公開信,這些議員在信中敦促美國政府對中海油以185億美元收購優尼科公司的要約進行嚴格審查。
來自加州的聯邦眾議員龐博和亨特致信布什總統稱:“美國日益需要將滿足能源需求列入外交政策、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的考慮范圍。當事涉中國時,情況尤其如此。”他們敦促布什總統根據聯邦法律的授權,指令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就這一可能的收購案展開徹底調查。
此外,美國財政部長斯諾也稱,希望中國海洋石油公司主動要求美國政府對標的值185億美元的優尼科公司收購案進行多機構審查。
美國老調重彈
美國國會議員的上述信函表明,在美國國會中,確有一些議員對中國持有戒心,如果中海石油收購優尼科的交易繼續推進,那么這些議員將會從中作梗。
實際上,中國公司每進行一次海外收購,都會引發海外對其商業意義之外的政治反應,如果收購對象是美國公司,則更是如此。例如,早些時候中國電腦公司聯想集團對美國老牌電腦公司IBM的個人電腦業務的收購計劃,就曾遭到美國政客同樣以“國家安全”為由的強烈反對。
更重要的是:中海油的這次收購不僅涉及美國公司,更觸及被美國朝野視為最重要的戰略物資——石油。
收購時機不佳
對中國企業收購美國能源公司,美國政界的最大顧慮是競購會給美國能源供應造成的影響?另外,還有并購過程中的技術轉讓問題。美國人擔心,中國公司通過收購獲取一些美國最先進的海上石油開采技術和油氣資源。
為了打消美方的顧慮,中海油表示,該公司已經完全準備好配合美國政府有關安全問題的評估,并承諾,在美國生產的全部石油和天然氣,將繼續在美國國內市場銷售。中海油高層甚至表示,公司可以考慮將那些與油氣勘探和開采無關的產業交由美方管理。
盡管如此,美國的政客們對這次收購仍十分敏感。從某種意義上說,收購優尼科最大的問題不是對中國企業的考驗,而是對美國的考驗。關鍵要看美國能不能接受中國企業在WTO的框架下,以市場經濟的手段介入對能源的爭奪。
當然,客觀地說,這次收購時機并不理想。眼下中美關系正處于微妙時期,正好趕上美國國會反華情緒高漲。在貿易領域內主要集中在美國對華的巨額貿易逆差,美中紡織品貿易糾紛,以及人民幣的匯率問題等。
與此同時,世界石油價格高企,直沖每桶60美元大關。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出手收購美國主要石油公司,遭遇阻力顯然是在所難免。決定中海油收購成敗與否,除了美國國內的政治因素外,主要還要看競爭對手雪佛龍是否會提高標價,以及優尼科股東的最終意愿。
美國外資審議委員會(CFIUS)
這一委員會專門研究外國公司兼并是否會威脅到美國安全。該委員會是一個跨政府部門的機構,成員為美國政府相關部門代表,包括國務院,財政部和國防部,但是由財政部負責運作。總統可以根據委員會的調查結果,酌情制止收購交易。該委員會現任主席為美國財長斯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