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十大主流觀念批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30日 00:26 中華工商時報 | ||||||||
□新華 房地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內在機制的轉變,而轉變的關鍵,是要先從思想上厘清近幾年盛行于我國房地產發展中的種種思想和觀念偏離,對主宰房地產領域的下列所謂“主流”觀點進行反思。
第一個偏離是“房地產是國民經濟和地方最大最重要的支柱產業”。房地產支柱性體現在消費上,而不是投資上,政策要加以鼓勵的是房地產大眾消費。房地產應該是一種被動的產業,而不是主動性的產業,即使它在結果上對經濟起著支柱性的作用,但也是被動的。 第二個偏離是“大眾進行房地產投資將會獲得相當豐厚的投資回報”。房地產是大眾消費品,絕不可能成為大眾投資品,大眾投資房地產(很多人參與),不僅不會得到所謂的高回報,而且風險極大,因為只要是這樣情況發生,房市必然會出現泡沫,而且隨著參與的人越多,泡沫會越吹越大。 第三個偏離是“利率高低是影響購房行為的重要因素”。短期內升利率對房地產增長形成較大影響。也許在一個健全的市場中是適合的,但今天的中國房市并不然。因為我們的利率是浮動的,而按揭貸款一般都在20年,即房價的利率成本取決于20年或30年的平均利率水平,而不是某一個時段的利率高低。房價才是購房需求考慮的第一要素,而不應讓收益率的誘惑或利率因素沖昏頭腦。 第四個偏離是“一些房地產商宣稱只為少數高收入階層造房,賺他們錢,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應由政府管”。這是典型的打著市場經濟的旗號發計劃經濟的橫財。實際上,從絕大多數消費品來講,市場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人的市場需求,才是市場經濟,盡可能低價銷售滿足大多數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是市場的一個最大原則,因為有大眾化,才有規模,才有社會財富和福利的增加,也才有均富,整個社會經濟才更有效率,也更為協調和穩定。 第五個偏離是“自住需求占多數就不會出現房地產泡沫”。因為自住需求基本是鎖定的,不流動的,投機資金規模增減多少是決定泡沫有多大的根本因素,實際上是少數操縱多數,而不可能是多數操縱少數,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上,由于住房的自有率很高,許多城市都在80%以上,投資或投機性住房需求超過10%就有可能構成泡沫。 第六個偏離是“城市化是房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城市化是房地產商炒作的一個堂而皇之并顯得頗有學問的說詞。事實上,即便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城市化過程中每年的新增人口也很少,城市化加速根本不在北京、上海。如2004年北京和上海僅分別新增人口37萬人和31萬人,增長率為2.54%和1.81%,其中自然增長率分別為0.07%和0%,即城市化轉移兩市均為1.8%左右,這樣的增長率不可能造成房地產如此快的速度增長,城市化在許多大城市都不是房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 第七個偏離是“地荒論和地價決定房價論”。從北京、長三角和廣東省關于土地供應的分析看,中國的許多地方根本就不存在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地荒論”是房地產商為了炒作而杜撰的。地價可以部分地決定房價,但地價高不一定房價高,美國紐約地價最高,住房價格卻并不是美國最高的,僅排中上之列,為什么,地價高,可以把樓層蓋高些,地價被均攤,房價并不相應提高。 第八個偏離是“房價收入比高并不說明有泡沫,中國國情是土地極度稀缺,決定中國房價相對較高”。一些采取過度實用主義態度的房地產商在與其利益發生矛盾時,便否定西方房地產經濟學理論,強調中國國情特殊。房價收入比是一種綜合性指標,它不僅反映了房價可能過高,而且意味消費者的支付能力有問題。房價收入比過高就是泡沫。土地永遠是稀缺的資源,房地產商們及許多房地產業內人士眼中的土地稀缺,明顯不是經濟學意義的稀缺性。經濟學的稀缺是相對于其他要素某種要素更稀缺,使用成本更高,需要節約使用,應較多地使用豐富的生產要素。香港土地稀缺,但香港并不存在缺土地蓋房子,香港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僅維多利亞兩岸蓋房子,新界大量的土地并沒有被利用。 第九個偏離是“房價不能跌,房地產業不能衰退”。這是強盜邏輯,是一些地方政府和既得利益者在“要挾中央政府”。產業發展有周期,而且對于一個已經出現泡沫的產業而言,早點破比晚點破要好,泡沫破裂的過程就是生瘡擠膿的過程。 第十個偏離是“房價增幅只要保持不超過GDP增幅,房地產就是健康的”。這是地方政府官員口中的流行說法。一些媒體也喜歡刊登此類的謬論。在世界范圍上講,GDP增幅一般都不會太高,中國GDP相對高些,但GDP增長是除了價格后的實際GDP增長。房價增幅與GDP增幅平衡,再加上房地產投資和消費自身的增幅,將比GDP高幾倍(至少一倍),除了一定階段,房地產投資不可能長期性地以高于GDP幾倍的增幅遞增。房價增幅與物價增幅是可以比的,但可惜的是我們一些經濟學家和官員看到CPI漲到4%以上就大叫,要升息,要調控,警惕將要發生高通貨膨脹啦!但對一些地區房價連續幾年保持20%以上卻視而不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