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生抽掉湯姆遜跳板 歐美彩電銷售回權TTE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8日 03:22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王珍 孫燕飚 發自廣州 “以前我們北美和歐洲的銷售團隊不是TTE的,而是我們提供市場費用,由湯姆遜的團隊來做。現在我們將重新跟他們簽一個協議,湯姆遜銷售和市場人員吸收到TTE來,從生產到銷售都由我們自己來管理。這個協議大概在7月初簽訂。”
在李東生眼中,湯姆遜原本就只是一個跳板。現在,他需要慢慢將這塊板子撤下,將TCL正式推向國際市場的前臺。 目前,TCL控股的雙方合資公司TTE(TCL——湯姆遜電子有限公司)正計劃從湯姆遜手中收回北美、歐洲的銷售權。《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雙方的正式協議將于近日簽訂,并在今年7月初對外公布。 “以前我們北美和歐洲的銷售團隊不是TTE的,而是我們提供市場費用,由湯姆遜的團隊來做。現在我們將重新跟它們簽一個協議,湯姆遜銷售和市場人員吸收到TTE來,從生產到銷售都由我們自己來管理。這個協議大概在7月初簽訂。”TTE某位高層說。 TTE“零價”接收歐美銷售人員 2003年年底,TCL集團(000100.SZ)完成的那場大戲實際上只上了半幕。 按照當時的協議,TTE只負責電視機制造,而湯姆遜則攬走了美國、加拿大及歐洲的產品銷售和營銷活動。也就是說,TTE在歐美市場只有制造權,而無銷售權。 今年4月,TTE董事會提出,為了加強TTE的營運效率,這些地區的銷售和營銷活動必須從湯姆遜轉入TTE,以便TTE更好地控制相關成本。 讓董事們“頓悟”的壓力來自于TTE18個月扭虧的大限——現在算來,只剩下半年的回旋余地。今年上半年TCL集團預虧,其中一個主要的虧損源就在于TTE的歐美業務。 4月21日,TCL與湯姆遜簽訂了具有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核心內容就涉及TTE在美國、加拿大及歐洲的銷售及營銷。 根據這份諒解備忘錄,湯姆遜在北美、歐洲、中東及非洲的TTE產品獨家營銷代理權將終止。今后,湯姆遜與TTE在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多個國家的業務活動也將被清楚劃分:TTE將會集中在電視機方面,而湯姆遜則主攻影音產品、家居網絡配件以及住宅電話方面。 值得關注的是,與TCL接管T&A公司(TCL阿爾卡特手機有限公司)歐洲業務需回購阿爾卡特股份不同,預期TTE在接收湯姆遜彩電歐美銷售權時,將無需就轉讓有關實體的雇員或收購有關實體而支付任何現金代價。 而“湯姆遜和TTE將會各自承擔本身已劃分的業務活動的有關成本”(備忘錄語),即湯姆遜在歐美的彩電銷售人員的費用與成本,今后TTE將獨力承擔。這筆不菲的費用,也許就是TTE收回歐美銷售權、打通產銷“兩脈”的代價。 “RCA”年輕化 扭虧的難題,湯姆遜不行,TCL就一定行嗎? “我們不會作任何回答,我們會努力去實現。”TTE這位高管說。 目前來看,TCL對這個“努力”的定義是:品牌年輕化、渠道重心化,這已經成為TTE對北美銷售業務“動手術”的重要思路。 據TTE一位內部人士透露,TTE將推出一項以“科技、負擔得起”為主題的RCA品牌年輕化推廣計劃,通過互聯網、產品包裝、廣告等進行全方位出擊。 百年老品牌“RCA”,在TTE的品牌架構中一直主攻北美市場。去年TTE正式成立后的5個月內,RCA為TTE貢獻了160萬臺的彩電銷量和37.7億元人民幣的銷售收入,占TTE當期銷售收入的16%。根據市場調查公司Synovate2004年前11個月的數據,RCA品牌在北美同類市場中的份額為7.8%。 近年,歐美市場對液晶、等離子、背投及數字電視等需求旺盛,這些彩電新品已經成為時尚潮流的消費品。相形之下,RCA則顯得有點老態,所以,TTE欲為之注入年輕“激情”,加大力度推廣這些潮流型產品。 此外,TTE還將加大投入,以強化與銷售渠道及客戶的關系。TTE董事長李東生最近就曾表示,將調整北美的客戶結構,摒棄一部分小客戶,“因為TTE北美80%的銷售量由大客戶完成,當然首先要服務好他們”。 李東生還說,放棄一些小客戶,對北美銷售總量會有影響,但對盈利狀況卻有貢獻,保證了對大客戶的良好服務,未來可以恢復銷售量的減少。 “今后TTE在北美將集中精力服務好前25個大客戶”,上述TTE內部人士確認道。 根據4月21日的諒解備忘錄,一直為“Thomson”和“RCA”彩電提供樣式、包裝設計服務的環球設計及式樣服務部,也將由湯姆遜轉讓給TTE。而TTE的歐洲業務,很快也會發生像北美業務一樣的變化。 國際化的“學費” 調整剛剛開始,遠景也值得期待。不可忽視的卻是,從開始到現在,TCL已經為這一步付出了相當昂貴的代價——未來的“學費”可能也還要交得不少。 去年,TCL集團實現總銷售收入402.8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增長43%,但由于原湯姆遜彩電歐美業務及阿爾卡特手機業務存在較大虧損,加上TCL移動的手機業務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去年集團合并后的凈利潤2.45億元,較前年下降57%。 現在,為了擺脫今年集團整體虧損的陰影,迅速為TTE歐美及阿爾卡特手機業務兩塊業務“止血”,TCL才開始親自操刀歐美業務。李東生的國際化之途走得已經別無選擇,也有幾分無奈。 今年5月,TCL用TCL通訊5%的股份從阿爾卡特手中換購了T&A公司里另外的45%股份,TCL通訊由此全資擁有T&A,并全面接手原來由阿爾卡特負責的T&A歐洲業務。而在TTE即將成立一周年之際,相似的一幕也即將上演,TCL通過控股33%的TTE,直接介入歐美彩電業務的生產和銷售。 但上述TTE高層并不完全認同“TCL正在調整國際化思路”一說。這位人士指出,國內對跨國公司整合的過程了解得太少了,其實這在國外是十分普遍、正常的事情,“這不是為了扭虧才作出的安排”。 “TTE接管歐美銷售業務,與TCL從阿爾卡特手中回購T&A股權一樣,都是雙方合作之初就設計好的。只是TCL回購T&A股權提前了,而TTE接手歐美銷售業務也就差不多這個時間。”這位TTE高層說,“整合都是一步一步進行的,但不排除某一步對原計劃會有所修改。” 事實上,今年以來,TTE整合的步伐一直都在不斷加快: 制造環節,TTE對墨西哥的工廠進行了合并,將德國施耐德的生產轉移至波蘭工廠,以中國的工廠支持北美市場,預期這些措施的推行每年可為TTE節約成本約2000萬歐元; 采購環節,TTE初步搭建了全球化的采購平臺,在規模采購、零部件標準化及供貨商進一步精簡的情況下,TTE希望今后每年節省約4000萬歐元的支出; 研發環節,TTE希望通過重新分配研發資源及雙向交流,加快新品在全球的推出速度。 “TTE的協同效應在今年下半年體現出來。”李東生在6月20日TCL股東大會上如此預期。他的目標是,TTE在歐洲、北美毛利率從去年的16%提升到18%~20%。 “今年是國際化戰略的決勝之年,TCL將全力以赴,按照既定策略推動兩個合資公司的整合。”他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