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正文
 

商務部紡織新政出臺 配額制卷土重來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5日 17:41 中國經營報

  楊利宏

  6月19日,商務部公布《紡織品出口臨時管理辦法(暫行)》,決定從7月20日起對中國紡織品出口重新施行許可證管理制度。

  曠日持久的中國與歐美紡織品貿易摩擦,最終導致中國紡織產業“自律”回到“新配
額時代”。政府強勢行政主導下出臺的“利益均沾”配額分配辦法,不可避免地帶來產業利益的重新調整,“有形之手”到底該伸向何方備受質疑。

  外企受益最大

  此前,“配額新政”的爭議焦點就是出口增幅基數的確定,這對于紡企今后幾年的出口配額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此次,商務部公布的“配額新政”明確規定:臨時出口許可數量以“相關商品出口實績”為依據,按照中國海關統計出口數據,時間范圍為臨時出口許可實施之前的12個月;出口實績金額原則上按出口產品的增值率相應計算,一般貿易按出口額的100%計算,加工貿易暫按出口額的100%計算。

  同時,對于列入《管理商品目錄》的商品,所有出口企業都應當在出口前向當地商務主管部門辦理臨時出口許可的審批手續,并申領許可證,憑許可證向海關辦理報關驗放手續。

  “這一辦法受益最大的就是外資企業。”上海某國有控股紡企負責人這樣評價,“今年前5個月的出口額能夠占據這么大比重,對于規范出口的企業是不公平的。因為一般的企業都是按照自己的市場計劃確定出口數量,而今年配額取消后,出口猛增的就是外資企業,這次中國紡織品引發國際貿易摩擦的主要根源也是這些企業的‘投機性’出口。”

  不少內資紡企認為,很多外資企業大都是作國外品牌的OEM工廠,是處在產業價值鏈的低端,而商務部出臺的這個有利于外企的配額辦法,對中國紡織產業整體結構升級十分不利。同時,在目前我國內外資企業稅收不一、外資企業長期享受“超國民待遇”的情形下,此政策無疑會進一步削弱內資企業競爭優勢。

  “配額新政”提出,商務部7月20日前會將配額下達至各地方政府。根據配額指標,企業須根據商務部計算出的具體配額數量提出出口申請,由地方經貿委上報商務部,拿到許可證后方可出口。“這樣的辦法將在紡織業內形成‘大魚吃小魚’的局面,根據出口規模計算的配額分配,將使得絕大部分配額集中在大企業手里,整個產業的利益勢必重新調整。”

  紡企非議“有形之手”

  長期關注紡織產業的金駿資產管理公司研究員任麗霞認為,因對配額取消后的整個產業發展前景過于樂觀,去年紡織產業的產能擴張很快,今年頭4個月全國紡織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也較大。因此,如何消化此期盲目投資造成的產能膨脹,成為行業政策制訂者以及紡企的最大難題。

  據業內人士分析,在2005年以前實行配額制出口時,不少有實力的外貿企業大多以國有轉制外貿公司為主體。在原有各地經貿委行政分配配額的體制下,這些企業往往可以拿到大多數的配額,但依靠自身通常難以消化這些配額。于是,一些外貿公司把手中多余的配額轉賣給其他需要出口配額的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在舊有體制下,政府主導配額管理的“有形之手”,自發形成了一個配額競價的“二級市場”。

  在這次新辦法出臺過程中,通過“有形之手”調控地方企業利益的格局幾乎又要形成。據參與6月16日商務部“南京會議”的某地方經貿委負責人透露,“為了讓熟悉當地企業情況的各地經貿委根據市場情況做出一定的靈活決策權力”,商務部提出,“各地方經貿委可以擁有總體配額5%的分配權。”

  值得慶幸的是,此方案最終未通過,原因在于各地經貿委普遍感覺自主決定配額分配,會給管理工作帶來麻煩。而方案若通過,勢必在各地的配額“二級市場”造成難以駕馭的“尋租”局面,“有形之手”調控的結果將導致市場交易成本攀升和效率損失。

  顯然,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3年之后,政策制訂者面對國際貿易爭端并未作好充分準備。政策頻換,也使得整個行業籠罩在一種“不確定性”的風險中。

  其實,歐美國家貿易開放程度和產業預警水平之所以發展迅速,主要是各國政府普遍相信自由市場經濟的力量。開放的經濟體系在民間力量的不斷博弈過程中逐漸完善,這恰恰是中國產業國際化過程中最欠缺的制度環境。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紡織品新聞 全部特保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頭文字D
頭文字D精彩呈現
瘋狂青蛙
瘋狂青蛙瘋狂無限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