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怡
二手房交易量下滑,人們剛性的購房需求導致新房需求可能上升。
剛剛結束的北京夏季房展會打破了新政后持幣待購的格局。為期4天的夏展共成交住宅1592套,成交面積213772平方米,成交金額138657萬元,而在4月份舉辦的春季房展同類
數據分別為1653套、183180平方米和100216萬元。這個數字讓不少開發商稍微松了口氣。
從現場情況看,現房、準現房人氣最旺,5月底正式入住的濱河苑一期、即將于10月31日入住的質城等項目展臺周圍人群絡繹不絕,而幾步之遙的期房大盤沿海·賽洛城乏人問津。部分業內人士認為,轉舵現房、減少投機會成為京城樓市消除觀望情緒的可行措施之一。
從表象來看,期房有一些顯而易見的優勢。首先,期房價格低,對于自住者來說劃算;其次,滾動開發可節省資金,對于房地產商操作項目的難度減小。但在市場操作過程中,期房的弊端也同樣明顯。購買期房,業主要“預支”財富,承擔入住前的資金壓力;更重要的是期房畢竟只是一紙承諾,很多房地產項目在運作的時候,往往會因采用滾動開發的模式,即以賣期房回收樓款支撐工程進展,這為已經交款的購房者埋下了風險隱患。同時,也為炒房者提供了投機快速通道。
相對于期房而言,現房“眼見為實”、炒作的空間相對較小、對開發商的資金要求也更高,相應地,對于購房者而言風險就小,盡管價格相比期房要高一些。“目前全世界,中國是唯一銷售期房的國家。”著名律師秦兵稱。
事實上,接二連三的政策打擊的主要目標就是期房炒作,限轉、高額度稅款讓期房的日子不那么好過了。或許,逐步終結期房交易,從源頭上阻斷投機者的腳步,不失為平抑房價、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的一種好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