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鄭州6月21日電 (記者 桂娟) 一種來自甲骨文故鄉——中國內地河南省安陽市的“犀牛”牌電池,正逐漸融入非洲東部肯尼亞人的生活。
小電池在為中國企業打開非洲市場的同時,也給肯尼亞創造了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點。這種雙贏模式受到兩國政府和國家領導人的贊許。為此,為犀牛電池打開非洲市場的有關人員曾受到前中國國家領導人江澤民和肯尼亞前總統莫伊的親切接見。
安陽電池廠副廠長王天成對新華社記者說,1993以來,他們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先后在肯尼亞開辦了“金鐘國際有限公司”和“金鐘電池廠”,累計出口創匯近2000萬美元。特別是最近幾年,每年出口創匯均在600萬美元以上。
王天成說,近年來非洲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大,5號和大號電池在非洲的銷售已占他們廠銷售總量的80%。犀牛電池不僅在肯尼亞市場覆蓋率達40%以上,還輻射到烏干達、坦桑尼亞、索馬里、埃塞俄比亞等國家。
王天成說,他們計劃籌措資金,將設在肯尼亞的廠房擴大,增加5條生產線,同時,在西非的岡比亞設辦事處,進一步打開西非市場。
1993年,在中國國內市場嚴重飽和、電池廠面臨生存危機的情況下,經過認真仔細的考察、論證,安陽電池廠決定闖一闖非洲市場,一方面,他們了解到非洲人口眾多,經濟欠發達,市場潛力大;由于火電很缺,電池在當地銷量大,而當地電池生產廠家很少,所用電池基本上靠進口。另一方面,安陽電池廠的產品在非洲出口歷史悠久,在用戶心目中有一定的信譽。
靠著優質的產品和誠至的信譽,安陽電池廠設在肯尼亞的公司由原來的單一電池貿易,發展到經銷自行車、洗衣粉、手電筒、咖啡杯等日用百貨以及冰箱、電視等家用電器。
1997年,肯尼亞政府出臺政策,鼓勵外資辦廠。安陽電池廠爭取到國家外經貿部援外合資合作基金,在內羅畢開辦了一家電珠組裝廠,日產量達到5萬只,隨后又開辦了電池、電筒組裝廠,日產量分別達到4萬只和8萬只。
2002年,在國家外經貿部的支持下,他們又在亞瑟河出口加工區建設了1000平方米的新廠房和6條生產線,生產大號電池、5號電池和電阻、電筒等產品。
王天成說,肯尼亞方面對中國企業的投資與合作非常歡迎,給予優惠的政策。工廠聘用的150多名當地工人都非常珍惜在中資企業的就業機會,工作熱情很高,工廠管理規范,效益可觀,已成為肯尼亞新的經濟增長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