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中國展覽館協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落幕。這是中國展覽館協會成立2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也是中國展覽館協會理事會4年一次的換屆大會。在本屆大會上,展覽館協會的章程發生了很多的變化,這似乎意味著:在目前展覽業協會缺位的情況下,展覽館協會努力地讓自己發揮著中國展覽業協會的作用,然而就現狀而言,中國展覽館協會所要承擔的任務并不輕松。
展覽館建設存在六大問題
“到今年年底,我國可供辦展的展館面積將達到300萬平方米,將超過目前世界上展覽業最發達的德國的展覽總面積(240萬平方米),但我國單個展覽場館的面積和規模遠不及德國,小型展覽中心的數量很多”。中國貿促會會長萬季飛在大會上,直言中國展覽場館建設總體上的過熱現實。
目前,我國一些城市不考慮當地和周邊城市展覽市場的需求,規劃的制定帶有很大的盲目性。結果是要么展覽館規模過大,展覽空置率過高,要么規模太小,用不了幾年就得擴建和改造,造成資金、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萬季飛將這種問題歸結為,展覽場館建設缺乏市場調研和準確的規模定位。
雖然有些城市的展覽館被當成城市形象和標志建筑,但其專業性不強的問題也暴露出來:展覽場館位于市中心繁華地帶,土地儲備不足,交通無法高效組織;外表高大、多層建筑,內部展廳高度和結構嚴重影響展覽的舉行和效果;另外,很多展館忽視人性化設計、配套設施不齊全;建筑布局和功能上沒有充分考慮參展者和觀眾的便利性和舒適度,配套設施滯后,交通、住宿、餐飲、通訊等無法滿足展會需求。
事實上,展覽館建設總體過熱、缺乏規劃、缺乏市場調研、專業性不強、忽視人性化設計、政府直接投資等6大問題的存在,已經成為展覽館協會今后需要直面的難題。
展覽館協會扮演了展覽業協會
雖然展覽館協會在“展覽館”這個領域內有著不可替代的責任,但事實上,展覽館行業協會其影響力已經不再局限在展覽館這個范圍內。
從某種意義上講,展覽館協會的作用和影響力已經滲透到整個展覽業鏈條中。記者從展覽館協會的會員名單中可以看出,展覽館協會的會員結構正趨于多元化,會員代表性更加廣泛。雖然其會員主體仍然是展覽館,但展覽組織者、展覽運輸、搭建等公司都在其會員之列,基本上已經涵蓋了會展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從中國展覽館協會上一任理事長梁文的工作報告以及新任理事長陳若薇的講話中可以發現,他們都是站在整個展覽業的角度來講的。而且雙方都重點提到的“展中展”,就是展覽行業的展覽會,其主辦方就是展覽館協會,在“展中展”上探討的問題也都是展覽整個行業的問題。顯然,展覽館協會的工作已經遠遠超出“展覽館”三個字的范疇而擴展到整個展覽業。
在今年展覽館協會章程修改中,記者發現,理論專業委員會可以吸收個人會員,地域性的展覽協會和專業性的展覽協會可以成為團體會員。陳若薇表示,目前展覽理論研究正在發展,但其中有指導性水平的并不多,協會吸收理論研究會員對于信息統計、人才培訓有著重要的意義。
從會員的變化、展覽館章程的修改都可以看出,雖然目前中國展覽業協會缺位,但由于展覽業的發展,必然要求有一個行業組織來扮演展覽業協會的角色,而目前這個角色正是由中國展覽館協會來扮演的。
制定行業標準被提上日程
除了吸收會員、加強國內外的行業交流、安排展中展等工作外,制定展覽行業標準將成為下屆理事會的工作重點。陳若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展覽業存在諸多的問題,如重復辦展、無序競爭、展覽管理水平低、市場化程度不高等,這些問題背后都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行業總體的協調機制。因此,展覽館協會下一步將逐步推行行業服務標準和規范,建立資質認證體系。
據了解,目前展覽行業統計工作嚴重滯后,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陳若薇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同類展覽的展覽面積,在宣傳中A展覽會是2萬平方米,而B展覽會是3萬平方米。但完全有可能的是:A展覽會比B展覽會規模還要大,因為A用的是凈面積而B用的是毛面積。
事實上,統計方法的不同,標準的缺失正是目前展覽行業無序的重要原因。據悉,待建立的行業標準,除了展覽面積外,還將涉及到展覽鏈條的各個環節。陳若薇向記者表示,在她的任期內,這些行業標準肯定會確立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