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荷蘭特約記者 胡煒
一段時間以來,鬧得沸沸揚揚的中歐紡織品貿易摩擦問題終于塵埃落定。6月10日晚,在歐盟對華紡織品貿易15天“特保預備期”到來前的最后一分鐘,雙方達成一致,從而避免了紡織品貿易摩擦的進一步升級。其實,歐盟內部就對華紡織品設限問題一直存在分歧,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歐盟中的主要紡織品生產國強烈叫囂要用“特保”措施制裁中國紡織
品,德國、荷蘭等國則表示反對。尤其是歐盟創始成員國之一的荷蘭,旗幟十分鮮明,格外引人注目。
荷蘭政府一向主張自由貿易。無論是對中國紡織品啟動“特保”調查,還是真正動用制裁措施,荷蘭一直頂著其他歐盟成員國的壓力表示反對。那么,這個傳統的西歐國家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態度呢?這要從兩方面來考慮。
首先,荷蘭本身并不是紡織品生產大國。其紡織企業重在研究和設計,產品定位較高,與中國紡織品并不構成直接競爭關系。因此,即使是荷蘭紡織業協會也都明確反對限制中國產品,該協會服裝分會負責人貝克認為,僅憑前幾個月的數字就下這種結論過于武斷。
其次,荷蘭以貿易立國,中荷貿易的重要性令荷蘭堅決反對中歐貿易摩擦。近幾年來,中荷貿易的增長非常迅速,一直保持著年均20%以上的增幅。不少荷蘭企業在中國投資生產產品,再出口到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各地。一旦中歐發生貿易摩擦,荷蘭的現實利益必定受損。
對于許多普通荷蘭消費者而言,他們并不太關心“中歐貿易摩擦”這樣的國家大事,而更關心能否買到物美價廉的服裝和其他紡織品。這些年來,“中國制造”已經深入到許多荷蘭人心中。在談到中國紡織品時,已經有兩個孩子的丹尼斯夫婦告訴記者:“我們全家都經常買中國產品。為什么不買?質量不錯,價格也便宜,我們都很喜歡。”這代表了很多荷蘭消費者的心聲。
如果說普通荷蘭消費者并不能全面了解市場情況,因而其觀點可能有失偏頗,那么服裝經銷商們應該最有發言權了。歐洲一流、荷蘭首屈一指的C&A公司在紡織品經銷方面已經有超過一個半世紀的歷史了。在談到近期中國紡織品對荷蘭市場的影響時,這家公司的法菲耶先生表示:“中國紡織品根本就沒有沖擊市場。中國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是我們公司最大的產品來源國了,但遠沒有達到獨霸市場的程度。目前,我們公司銷售的服裝有20%來自中國,而意大利、羅馬尼亞、印度等國家也分別占到了10%、7%和6%的份額。”此外,法菲耶先生還介紹,各國的產品各有專長,他們公司往往會根據不同產品選擇不同國家的廠商。他認為,即使對歐盟中的紡織品生產國,中國產品也不一定對他們的企業有影響。
除了大公司之外,許多小型服裝批發商也在銷售中國產品。范赫里蒂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經營著一家服裝批發公司,她的店里有不少中國服裝。她表示,“中國的產品很不錯。但我們也在葡萄牙、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廠家訂貨,因為我們不能只依靠某一家廠商”。實際上,這正是大部分經銷商的共同做法。正因為如此,指責中國紡織品沖擊歐洲市場是沒有道理的。至少,許多荷蘭人這樣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