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歐美貿易摩擦 國內紡織企業開辟出口中轉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5日 03:14 第一財經日報 | ||||||||
借船出海的國內紡企將產業鏈部分轉移至東南亞國家以及北非,主要是看中當地紡織品配套設施較為完善,并有關稅優惠條件 本報記者 張紅芳 發自上海 盡管中歐就紡織品貿易達成協議,然而對歐出口數量僅有8%~12.5%的年增長率,這將
把蛋糕分出去 “請問公司有海外制造基地嗎?”在今年的紡織品服裝交易會上,國內紡織品企業普遍遭遇了這樣的尷尬。如果有海外基地,客戶通常愿意進行下一步訂單協商;若無,客戶的合作興趣立馬減一大半。究其原因,正是目前爭端四起的紡織品貿易環境所致。 “即使是把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放在國外,也能幫助企業回避‘中國制造’面臨的風險。”寧波申洲針織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申洲織造”)總經理馬建榮昨天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企業必須打通海外的一條通道,甚至更多通道。” 申洲織造是寧波最大的紡織品代工企業,所有產品均出口歐、美、日等地。然而,紡織品配額取消后,申洲織造的大部分產品被歐、美拒之門外。“歐、美對于進口紡織品需求并未減少,只是對中國紡織品實施一定限制。”馬建榮認為,“若選擇在沒有配額限制的柬埔寨設廠,通過柬埔寨出口歐、美可為企業減少大量出口成本。” 目前,申洲織造已投入3380萬美元在柬埔寨建紡織工廠。 在業內人士看來,紡企分割產業鏈還存在另一個必要性。目前,紡織業較為發達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勞動力成本逐年上漲,但將產業鏈轉移到國內的北方或西部城市并不現實:交通問題將影響訂單交貨時間,配套設施的建設也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資金。 事實上,歐、美在對中國紡織品設限的同時,已增加了從越南、北非等地無關稅地區的進口量。“選擇在勞動力相對低廉的第三世界國家進行投資,‘借船出海’是當前企業的最佳選擇。”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說,“國內紡企還可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幫助這些國家的相關企業提高生產率,實現合作互補。” 來自無錫外經貿委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30日,無錫市有14家紡織企業已著手境外投資,總投資額達485萬美元。無錫部分紡織品工廠正計劃縮減當地工廠的產能,把部分工序轉移到海外。 開拓北非“中轉站” 中國紡織品進入歐盟市場的最直接途徑無疑是北非。據悉,北非本地紡織品配套設施完善,進入歐洲的路徑便捷,還擁有零關稅優惠。但“北非等國本土紡織品屬支柱型產業,是否有足夠的市場容量還需要確認”,紹興華翔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馬越波說。 5月下旬,商務部副部長于廣洲與曹新宇出訪北非突尼斯、摩洛哥及孟加拉國;本周,孟加拉國、摩洛哥服裝業聯合會主席來訪中國,洽談與中國服裝業合作細節。“雖然北非幾個國家的紡織品是其本身的優勢產業,但是存在缺口。”出訪回國的曹新宇認為,北非紡織企業在紡織技術和服裝加工能力上較弱,有很大上升空間,而國內紡企在這方面是強項,這是雙方合作的基礎。 據了解,江蘇、廣州等地的幾家紡企將前往北非洽談合作,江蘇一家紡企向記者表示,能將產業鏈延伸至歐洲的后花園——北非將幫助企業省下很大一筆成本,但當地的紡織業發展狀況、優惠政策、硬件設施、配套服務以及企業注冊等方面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了解。 記者了解到,6月中旬,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會長王沈陽將率中國紡織服裝企業代表團前往孟加拉國考察投資環境和項目;年底前,孟加拉國紡織協會將組團來華采購面料和紡織機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