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作華 裘立華
筆者從浙商論壇2005年峰會上獲悉,作為當代第一大商幫的“浙商”,一方面貴為各地招商引資的“座上賓”,一方面卻因投資環境中的諸多問題而苦惱。據一項調查報告顯示,2004年全國各地浙江企業聯合會接到當地浙商投訴達數千件。歸納起來,浙商們主要面臨5大困惑:“重招商,輕安商”。對在外投資的浙商來說,“開門迎客、關門拔毛”是經常會
碰到的現象。一些地方開始時政府很熱情,可企業進來后,刁難、卡要的就出現了。去年4月,一位浙商在安徽省某縣與有關村委會簽訂了4000畝林木流轉承包經營合作項目協議,合同期限22年,并計劃在當地建設投資5000萬元的木材加工廠。浙商按合同約定支付了土地承包金、苗木費及栽植管護費,一年來林木長勢良好,但今年初這個縣有關領導突然指示終止合同,使浙商蒙受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失信違約”。一些地方由于政府領導的換屆、政策變化、政府辦事不規范、承諾不兌現等因素導致的“政府失信”,讓不少浙商吃了苦頭。據中部一省份浙江企業聯合會提供的報告顯示,在隨機調查的60件企業投訴案中,涉及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33起,其中屬于政府部門契約、信用觀念不強和承諾不能兌現的達20起。
“辦事效率低”。政府有關部門辦事效率低下也是令浙商煩惱的事。從各地的情況看,政府層面往往是“上熱下冷”,上面強調改善投資環境,但在一些具體問題的操作過程中,政府的中間層不時會出現“梗阻”。相當一部分浙商提出,不少地方政府都存在辦事程序繁瑣、效率低下的問題,“門難進、臉難看、服務態度不好”是許多地方的通病。
“吃拿卡要”。亂收費成為浙商投訴的另一個指向。雖然各個地方為了吸引投資者,減免了很多費用,但一些浙商認為各地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的現象。有的地方在投資初期能享受到各種優惠甚至減免政策,一旦項目建成運行,各種名目的收費、罰款就一擁而上,讓人“應接不暇”。
“‘仇富’心理”。社會上的“仇富”心理,常常讓外出投資的浙商尷尬非常。有的地方,還有“均貧富”的思想,認為從老板那里偷一點、拿一點很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