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廠賺大錢的時代該結束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6日 03:27 第一財經日報 | ||||||||
陳姍姍 又是一年的4月,又是一輪鋼價的持續下跌。 去年4月,鐵本事件的曝光,正式掀開了國家對鋼鐵行業的宏觀調控,接下來的5月,市場持續低迷,成交量銳減,很多鋼鐵生產企業,特別是生產建筑鋼材的很多民營企業,在
宏觀調控的背后是鋼材投資的暴利和生產企業的盲目擴張。有資料顯示,2004年全年,鋼鐵行業全年的固定投資,相當于“九五”期間總投資的82.33%,而經過一輪宏觀調控后,對鋼鐵行業的投資熱情依然有增無減。 “很多時候,我自己都覺得賺得太多太快。”說這話的人運營著一個不大的鋼廠,在去年的一年里,用4900萬元的注冊資金,賺到了5000萬元的利潤,獲利超過了100%。而正是這樣的暴利,使做鞋子的、做帽子的、甚至炒房產的人都紛紛跑來做鋼鐵,而他們所投資的往往又是投入少但風險大的長材企業,于是,“大煉鋼鐵”之勢再次復蘇。 更可怕的也許是地方利益的深層次體制問題,一位鋼鐵工業協會的官員對記者透露,雖然經歷了去年的一輪鋼鐵投資緊縮,但某省份今年新上報的鋼鐵項目又超過了400個,而根據他的調查,很多1000萬噸的大項目,是地方政府領導一廂情愿“逼迫”企業家去做的。 中國對鋼鐵的巨大需求依然存在,中國此輪的宏觀調控,更多地是為了優勝劣汰、調整結構。 有暴利就有巨大的風險,隨著原料價格的不斷上升和產品價格的不斷下降,一批批鋼鐵從業者紛紛抱怨“做鋼廠賺大錢的時代已經結束”的同時,還有一批批新的進入者接過這一風險接力棒。 其實剛剛獲批的鋼鐵產業政策已經給了投資者明確的方向:產品結構應瞄準高附加值,鋼廠布局應綜合考慮礦產資源、能源、水資源、交通運輸和利用國外資源等多個條件。 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世俊更是給了新進者們新鮮的建議。他指出,鋼鐵企業更加需要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來源于對未來市場的判斷,單純的規模擴張并不是中國鋼鐵業的發展之路。 比如造船,不是現在船舶造得多,鋼廠就要拼命去生產各種各樣的造船用中厚板,鋼廠應該考慮的是所在的地區到底在生產什么種類的船。比如滬東造船廠今后要生產的是LNG船,像寶鋼等上海的企業,就應該重點發展-60攝氏度下可以用的造船板。 而更長遠的就應該關注國際產業的轉移為我們帶來的機遇。國際產業轉移包括國際產業貿易和國際產業投資,目前,機電產品的出口占據了全部出口額的54.9%,而全球的機械制造業也越來越多地向國內轉移,如果鋼材企業能夠抓住機遇,多多研究所在地區的具體機械制造業情況,也是為企業營造核心競爭力的舉措之一。 一批批鋼廠的“死去”,是否可以換來新進入的中國鋼鐵企業的覺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