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中國最受尊敬企業評選 > 正文
 

聯想:我叫Lenovo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4日 17:20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楊兆清 任雪松 北京報道

  經歷一年多的馬拉松秘密談判,伴隨著質疑和歡呼,最終柳暗花明收購成功……5月1日,聯想宣布完成IBM PC部門的收購。至此,僅次于戴爾、惠普的全球第三PC廠商浮出水面。從過程來看,聯想并購之舉與其他公司并購行為并沒有大的不同,然而這對聯想的意義卻非同尋常。

  無法確定聯想最初的國際化沖動始自何時,但在聯想成立并高速發展后的第14年,1998年,聯想重新審視了它的“進軍海外戰略”。

  1998年4月,柳傳志回訪宏碁總裁施振榮,在臺灣考察了11天。聯想的高層顯然受到了震動,在臺灣之行結束之前,高層召開會議重新討論公司戰略,得出的結論是:第一,我們往海外市場打品牌的這個做法,要請楊元慶慎重考慮,值不值得做?第二,怎么才能在中國市場上把自己的品牌做得更好?

  一方面,宏碁在美國的國際化挫折為聯想進軍海外提供了借鑒。而另一方面不容忽視的事實是,IBM在美國市場的收入占其總收入的50%,DELL在美國本土的收入也達總收入的56%。

  邁向海外的那條腿被迅速撤了回來,“進軍海外戰略”被修改為“重點發展國內市場”。已經習慣兩位數增長的聯想,必須不斷尋求新的增長點。聯想的國際化暫時擱置,多元化戰略啟動。

  2000年4月聯想“分家”,楊元慶執掌聯想,郭為另立門戶“神州數碼”。充滿雄心和熱情的楊元慶將新聯想定義為“服務的聯想、高科技的聯想、國際化的聯想”,同時立下了2003年收入達600億元人民幣的軍令狀。

  2002年,楊元慶提出聯想向服務轉型的戰略。3月21日,聯想宣布收購漢普咨詢,并將自身的IT咨詢業務注入漢普。4月份,聯想又斥資2333萬元買下智軟公司70%的股份。這時,聯想還是IBM的“乖學生”,聯想就是要學習IBM向服務轉型。但不久后,聯想就發現,IBM花費多年才成功向服務轉型,模仿起來并不容易。隨著中國加入WTO,整個IT行業環境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強敵戴爾氣勢洶洶的殺到家門口。在2002年,以“直銷”模式起家的戴爾在歐美獨步天下,開始在中國市場全力拼殺,其64%的增長率遠高于聯想28%的增長率,讓聯想無法視而不見。

  “國際化的聯想”提出后的第三年,國際化仍然只是聯想的一個“幻象”,聯想還需要做更多。

  2003年4月,聯想將其英文標識由Legend改為Lenovo。一位聯想員工稱,聯想換標是為國際化做準備,并非真正大舉進軍國際市場的開始。次年,聯想成為2008年國際奧委會TOP贊助商,聯想為此上交6500萬美元的“入場費”,人們開始爭論,聯想能否成功復制三星品牌國際化之路。三星此前借贊助奧運會等體育營銷,成為全球知名品牌。

  此時的聯想,國際化已經不是一種選擇,而是必須。

  柳傳志與楊元慶也越來越意識到,國際化競爭力將是聯想的生命線所在。隨著與IBM談判的展開,聯想國際化部署真正啟動。“要么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要么被淘汰。”收購IBM PC談判在對這一競爭力的追求中義無反顧地展開。

  在楊元慶看來,并購后最大的難題倒不是企業文化的整合,而是業務流程的整合。在5月18日海南舉行的渠道誓師大會上,聯想中國COO劉軍與負責全球銷售的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拉維(Ravi)配合良好,傳出積極的信號。劉軍本土化的運營銷售經驗與拉維在IBM積累的客戶導向重視客戶需求,將用來維持現在的客戶,并爭取新的客戶。這次誓師大會被普遍看作向競爭對手戴爾和惠普的一次示威。

  劉軍提出集成分銷的概念,在繼續提升“大聯想”架構的同時,也更重視客戶導向,渠道一體進程再次加速。

  有36年PC從業經驗的拉維,多年來也一直在觀察聯想PC的銷售模式。“聯想端到端的合作伙伴模式,無論是庫存管理還是客戶反饋都做到了優秀的水平。”拉維透露,他正在制定的全球業務策略中,將選擇復制聯想在中國的成功模式,結合IBM的國際經驗,提供給全球客戶。

  和當初從中科院出來創立聯想一樣,通過收購IBM PC走上的國際化之路也是一條不歸路。“先要看,看好了再去試,一步,兩步,三步,踩實一腳,再踩實一腳,每踏出一步,都小心翼翼地抬頭遠望并回頭四顧,感覺這一步大了,就再回頭踩踩,直到終于看到踏實的黃土路,撒腿就跑……”柳傳志的這句名言,在荊棘與鮮花同在的聯想國際化道路上同樣適用。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高考最后沖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標
中美中歐貿易爭端
日本甲級戰犯罪行
二戰重大戰役回顧
明星電話被曝光
汽車笑話集錦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后金庸武俠圣經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