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自曝紡企生態真相 局部沖擊強烈總體影響不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03日 02:37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宗新建 發自杭州 歐美高揮的“特保”大棒到底給紡織品出口大省浙江帶來了多少影響,該省有關部門首次給出了答案。在昨日舉行的“浙江紡織品出口形勢通報會”上,浙江省外經貿廳對外貿易處處長馬建國表示,歐美“特保”對該省塊狀經濟造成強烈沖擊,部分紡織企業出口形勢嚴峻,但不影響浙江今年外貿出口總體形勢。
自5月18日以來美國、歐盟相繼對我國部分紡織品實施“特保”后,有關浙江紡織品出口遭受重創的言論就甚囂塵上,但這一說法并不科學。馬建國說:“對浙江是有影響的,但遭遇美國‘特保’的七大類商品占浙江紡織品總出口的比重并不太大,因此浙江今年外貿出口總體形勢基本不受影響。” 浙江省外經貿廳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該省累計出口紡織品(包括服裝和紡織面料)68.93億美元,同比增長30%,占該省商品總出口額的33%。其中,出口歐盟的數額為16.89億美元,同比增長43%;出口美國為12.97億美元,同比增長68%。 數據同時表明,遭受美國“特保”的七大類紡織品在1~4月份的出口額為3.46億元,同期增長100.3%,僅占同期該省紡織品出口的5%。“與紡織品出口強勁的增勢相比,七大類紡織品所占比重并不是很大,不影響大局。”馬建國說。 但“遭難”的企業之多還是有點出乎相關部門的預料。馬建國透露,由于浙江的塊狀經濟特點,美國“特保”對該省部分地區部分行業的沖擊相當大,影響面也較廣,甚至還“危及”部分人員的就業。 據是次會議公布的數據,浙江省2004年出口“受限”七大類紡織品的企業有853家,今年1~4月達到952家,占整個出口企業的18%,尤其在該省紡織重鎮寧波、紹興、蕭山等地,部分區縣由于大多數企業“集體從事”這七大類紡織品行業,上下游企業都遭到“重創”,對稅收、就業等各方面造成的影響不容樂觀。 另一方面,在剛結束的廣州春交會上,浙江紡企受到國家調整對紡織品出口征稅政策的傳言、歐美設限的貿易摩擦風險的影響,已改變了以往確定圣誕節之前訂單的規律:只簽6~7月份的訂單,不再確定圣誕節前后所有的訂單。但從目前來看,大部分紡織企業顯然喪失了“攬業務”的最好機會,為避免產能過剩和機器閑置,8月份以后的訂單得“四處尋找”,這其中增加的機會成本也只能由企業自己來承擔。馬建國認為,“這一點應該引起相關部門足夠的重視。” 事實上,相關部門正在為此作進一步的努力。馬建國透露,早在半個月前,該省外經貿廳已經成立了由領導帶頭,相關技術人員配合的調查小組,分別走訪了紹興、寧波等地的紡織品出口企業,并針對它們的生存現狀和對提高關稅的反應進行了記錄,以文字信息的形式分三次向國務院信息辦等部門進行匯報。為我國免征81種紡織品關稅增加了“市場依據”。 此外,由浙江省、市政府部門、企業、行業協會聯合形成的應對貿易摩擦的“四體聯動機制”已正式運行,將從信息溝通、政策落實、應對貿易危機等各方面進行集體聯動。 馬建國呼吁,各級部門和企業都要各司其職,在不影響WTO貿易原則的前提下,政府部門要敦促企業,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并拿出政策對相關企業進行扶持;行業協會也要注意企業間的協調,同時加強行業自律,以適應國際商業規范;作為企業,當務之急就是提高產品競爭力和附加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