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飛
蘇州模式和溫州模式,作為中國城市經濟發展的兩個典型范本,都曾經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現在兩種模式又都面臨著一些困境。最近的一組數據顯示,溫州GDP的增速已經連續幾年全省排名靠后。在長三角15城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排行榜”上,蘇州盡管經濟總量位居長三角16個城市次席的地位,但人均收入僅排在第7位。
稍加回顧,蘇州模式和溫州模式都有成功之處,但特點卻迥然不同。溫州模式對外資的依賴度小,形成了許多產業集群,而且產業鏈長,往往打通了產業的上下游,有自主品牌。蘇州模式靠的是政府強力有效的規劃引導和外資的拉動,實現GDP的快速增長。蘇州去年的GDP達到3450億元,超過深圳;引資額高居各大中城市之首;工業總產值9560億元,占江蘇省工業總量的30%,僅次于上海。
而兩種模式遇到困境的原因,恰恰正是其特點所在。對于溫州而言,先天資源稟賦貧乏,土地、能源、人才、資金等生產要素開始全面制約溫州的經濟發展。溫州本地的資本大量外流、企業成批外遷,加劇了溫州當地的產業空心化。而蘇州的地方經濟則是患上了“外資依賴癥”,蘇州模式只是處于國際產業鏈中低端的加工鏈條。對當地民營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擠出效應”,純粹地依賴工資性收入的現狀,已經難以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正如所謂的境界,到了一定的高峰,再突破,需要新的靈機。蘇溫模式,囿于原有的束縛,兩地政府均開始逐步顯示調整思路的決心并有所行動。
新道路恰恰都是建立了主目標基礎上的“內外兼修”。去年上任的溫州市委書記原為杭州蕭山區區長,蕭山這幾年恰恰是以招商引資來推動當地產業結構升級的。溫州政府在今年初更提出要重點解決溫州產業“低、小、散”和招商引資兩大難題。實施“一港三城”新戰略和“百項千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全面吸收資本要素回流,推動城市化進程。蘇州則開始進一步界定市場和政府的邊界,以外資經濟領先工業化的“新蘇南模式”,開始轉向加強市場力量,通過政策導向市場,支持和積極發展民營經濟。“新蘇州模式”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樣板,在大力推廣的同時被注入了富民優先的新內涵。
蘇州模式和溫州模式目前所走的道路,正在逐漸走向融合。但這并非是一次簡單的融合,蘇州的今天不會是溫州的明天,溫州的昨天不會是蘇州的明天,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都將是一種互相借鑒下的新模式。
有媒體指出,當初浙江的蕭山就是靠引進外部資本來改善本地民營經濟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升級的,實現了經濟結構的平衡增長。但事實上,溫州當地的民營經濟成分占到了當地90%以上,即使溫州像蘇州一樣建立了相對強勢的政府,但在已經初具規模的產業鏈上引進外部資本來提升產業結構,這本身就有一個融合的過程。另外,如何找到一個好的產業規劃點,來改善原有“低、小、散”的產業機構,同時通過招商引資來幫助企業做大做強,這又是一個融合的難題。同樣,對于蘇州而言,如何在現有“外資依賴癥”下,走出一條通過扶持民營企業發展來充實經濟結構的道路,怎樣讓路漫漫而并不修遠,也得看政府職能如何轉變、相關政策的力度以及當地民企的發展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