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期以來,業內對上汽集團在中國汽車產業版圖上的布局有著種種猜測。近日,神秘的上汽戰略終于從幕后走到了臺前,5月25日,上汽集團首次對外完整披露了其在中國汽車產業版圖上的戰略布局圖——東西南北、全面開花。宣稱上汽已開始這一系列的全國戰略布局,以抓住難得機遇為下一階段的增長蓄勢。年內,上汽將在國內乘用車、商用車領域頻頻發力,僅整車設計產能最大能達到150萬輛以上。
以往,上汽在戰略布局這樣的重大敏感問題上一直遮遮掩掩、閃爍其詞。這次緣何一反常態,自己掀起頭蓋、不打自招?
搶占先機
業界資深人士指出,上汽此番急于亮出底牌,披露了其在中國汽車產業版圖上的戰略布局圖是由于眼下上汽集團的發展正進入最為關鍵的節點。特別是今年以來,上汽的日子并不好過,增長放緩已經讓上汽吃足了苦頭。大眾是上汽最大的合作伙伴,連續20年在中國汽車市場上位居銷售之冠,但由于產品線老化、競爭加劇,近幾年上海大眾的市場份額不斷縮小。兩年前,中國市場上海大眾的轎車占到了26.8%,2003年下滑至21%。今年前4個月,又下降到10%以下。上海通用的境況雖然好于上海大眾,但也今非昔比、大不如前。據悉,目前上汽下屬的不少零部件企業面臨任務不足,利潤縮水。整個上汽集團的經營狀況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麻煩,上汽坐擁中國轎車之都的地位正在慢慢褪色。
上汽十分清楚,要想盡快走出困境,務必將觸角伸展開來,在國內車市下一輪增長中搶占先機。2005年進入4月之后,國內汽車市場終于出現了復蘇的跡象,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上汽下定決心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搶先在全國范圍內構筑產業版圖,以便進一步提升上汽股份的核心競爭力和迎接國內車市的下一輪增長”,著眼于未來產業發展的一系列舉措將于近期實施,據了解,進一步提高整車生產能力和核心零部件供應能力,將是上汽此次全國戰略布局的兩項重大舉措。
四方出擊
據悉,上汽集團這次公開披露的戰略布局版圖是以東部上海為中心,南至廣西、西至重慶、北至遼寧和山東,真可以稱得上是四方出擊。
在戰略中心上海,通過推動上海通用南廠投產和上海大眾三廠改建工程,上汽股份將全面提高兩大核心企業的整車生產能力。以生產中高檔車為主的上海通用南廠于5月28日正式建成投產,為上海通用新增20萬輛以上的生產能力,從而使上海通用的總體產能達到52萬輛;而上海大眾三廠改建工程也預計在今年年底完成,屆時上海大眾的產能將提升15萬輛,達到60萬輛;同時,隨著與德國大眾合資的設計年產30萬臺發動機的“上海大眾汽車動力總成有限公司”不久后成立,以及浦東金橋和嘉定安亭兩大零部件園區的正式投入建設,提高了零部件企業對整車生產企業的反應速度,促進零部件生產的規模化發展。
在南方市場,上汽通用五菱發動機廠將于近期在柳州破土動工,計劃于2007年完成一期工程,屆時將達到年產30萬臺發動機的產能,隨著第二、第三期工程的實施,該工廠的產能將達到50萬臺發動機以上。
針對北方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上汽將通過建立青島微車生產基地及煙臺賽歐發動機項目,提高核心零部件供應能力,據悉,該發動機廠6月初將正式投產,設計年產發動機能力預計將達30萬臺。上汽將布局沈陽通用北盛汽車公司,進一步擴大在北方的整車生產能力。上汽還正式宣布,上汽通用五菱將正式收購頤中(青島)運輸車輛制造有限公司。經過適當技術改造后將實現年產6.8萬輛微型客車的能力,并以此為契機,在青島建立專供北方市場的微車生產基地.
在西部地區,上汽股份也與重慶重汽達成了共建重型車生產基地的意向框架。“重點推進商用車項目,爭取在年內初步形成上汽集團的多品牌商用車生產基地。”一位上汽人士如是說。據透露,上汽將在西部生產目前東風和一汽都不擅長的15噸以上的重型商用車,并將在下半年就陸續有新產品推出,通過布局東西南北,上汽將進一步提升其核心競爭力。
布局長遠
立足當前、規劃長遠,這是上汽戰略布局的重要涵義。從上汽的歷次布陣運作來看,其所有主題都直接奔著實現預定的發展目標而去。下一個五年,上汽集團要繼續發展乘用車,并積極拓展商用車,特別是要通過兼并重組與自我發展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商用車的規模化生產,從以乘用車為主逐步轉變為乘用車和商用車并舉。到2007年形成汽車生產能力100萬輛,其中商務車達到20萬輛;屆時上汽集團將成為一個集轎車、商用卡車、商用客車、越野車等全系列車型的汽車制造商。
“這是一個長遠的布局,不只關注眼前一城一池。”上汽股份董事長胡茂元日前公開表示,中國汽車產業已經進入深化發展的高級階段,將中國市場作為一個整體棋局來全盤運籌,才能在高起點的國際競爭中更充分地發揮本土企業的競爭優勢。依靠與各地優勢資源的合作共贏,上汽將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全國布局,這是上汽實現全球化發展的重要前提。
在上汽一系列布局動作的背后,貫穿的是一條清晰的通過資本擴展的戰略。上汽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講是一個典型,這個典型可謂代表一種產業發展新趨勢,而這個趨勢則是關乎中國汽車業如何走向未來的大局。(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