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尼西班牙公司總裁談溫州鞋西班牙被燒事件
本報記者 陳雪頻 發自上海
雖然中國的大企業正在不斷走出國門進軍國際市場,但是如今活躍在國際市場的中國企業中最活躍的身影還是那些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像一塊塊小舢板,雖然運行起來非常靈活
,但卻缺乏足以抗衡劇烈國際競爭的持久實力。
去年9月,西班牙小鎮埃爾切的一把大火刺痛了許多溫州鞋商的心,隨后的示威游行更是激起了國內媒體的廣泛討論,這樣的悲劇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據科爾尼西班牙公司總裁ManualNo分析,一雙不錯的中國鞋,用輪船裝運到西班牙后只賣5歐元,而西班牙生產的鞋最低價也要8歐元,這是這次悲劇的直接起因。
這不過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時遇到的若干沖突中的一個典型案例而已,中國企業家也在反思,如何能夠在進軍國際市場的同時和當地的企業和居民和諧相處。
頗具意味的是,改革開放初期,跨國公司進軍中國市場的一些策略,同樣適用于中國公司進軍國際市場,只有成為當地社會的國際企業公民,才可能獲得長期發展。
沖突·合作
上世紀80年代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時,大多采取了和當地企業合作的方式。其中除了政策限制方面的原因之外,跨國公司借助本地合作伙伴熟悉經濟政策和市場環境這一大優勢也不能不考慮。
在ManualNo看來,當中國企業進入某一個國際市場,最好的方式也是和當地企業合作,這種方式不僅可以避免未知因素帶來的風險,而又更有利于中國企業更快地融入當地的社會和經濟環境中。
當中國企業大都還是以制造的成本優勢展開競爭時,這種策略的現實意義是和當地企業合作,由中國公司負責設計和生產,而由當地企業負責渠道和品牌建設,因為后兩項都不是中國企業在當地市場所擅長的。
雖然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當地企業獲利更多,但這是一個盡快進軍國際市場的有效辦法。而且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這也往往能比自建品牌渠道帶來的短期收益更大,只有當中國企業對當地市場逐漸熟悉起來,才考慮自建品牌。
如果說當初在中國本地市場中國企業和跨國公司合資意欲“以市場換技術”的話,那么在國際市場中國企業和當地企業合作,也可以采取“以制造換市場”的策略。當合作代替了沖突,中國企業才能在當地建立起國際企業公民的形象。
在這個制造利潤日漸稀薄,而品牌和渠道對市場的控制力日漸強大的經濟中,這也許不是一種最理想的選擇,卻是一種最現實的選擇。當這種合作關系進入一個比較穩固的階段,中國企業才有可能贏得品牌突圍的有利時機。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過程中,除必須加強自身的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之外,還必須努力處理好和當地經濟的合作關系,以一個良好的國際企業公民形象融入到當地市場,才有可能獲得長久的發展空間。
舢板·大船
雖然中國的大企業正在不斷走出國門進軍國際市場,但是如今活躍在國際市場的中國企業中最活躍的身影還是那些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像一塊塊小舢板,雖然運行起來非常靈活,但卻缺乏足以抗衡劇烈國際競爭的持久實力。
ManualNo給出的建議是這些公司應該聯合起來,建立國際化經營的現代企業制度,將舢板打造成大船。許多西班牙企業在進軍國際市場時也采取了類似的方法,從而讓自己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獲得了越來越強大的競爭能力。
西班牙的知名通訊設備企業GrupoIndra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典型。上世紀60年代,它的前身還是幾個不知名的小公司,分別做一些天線、機身等設備,分布在供應鏈中的上下游環節,彼此缺乏整體協作,主要局限于國內市場。
到了1991年,這些公司決定聯合起來成立一家大型公司,整合整個供應鏈環節的各種資源,當時這家公司叫做GrupoInisel。到了1994年,這家公司決定開始進軍國際市場,改為現名,同時在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方面開始了大幅投資。
在進軍國際市場時,他們還努力融合所在國當地的社會,不時贊助當地的公益和文化事業。這些舉措都給他們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契機。ManualNo強調,無論是企業聯合,強調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還是國際化策略方面這家企業都值得中國企業學習。
中國企業從小舢板成長為大船的過程,也是中國企業成長的過程,還是中國中小企業走向國際化的必要路徑。中國企業必須面臨自身的競爭策略的調整,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并成長為國際企業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