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我國企業對待知識產權存在兩大認識誤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3日 17:32 新華網 | ||||||||
新華網北京5月23日電(記者劉江、李月)有專家21日在此間提出,當前中國企業在知識產權戰略方面存在概念狹隘、經營不足兩大認識誤區。 在第八屆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的“創新中國與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薛瀾表示,對知識產權戰略的認識上存在兩大誤區是:
首先,將專利等同于技術。實際上,專利屬于商業運作的工具,是產權的標志,在創立、管理上與技術有所不同;其次,沒有“經營”專利的意識,只注重核心專利的申請,而不注重外圍專利申請和專利網的構建。這是我國企業與國外企業在專利申請數量上差距懸殊的原因之一。 北京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知識產權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蔡吉祥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認為,當前企業在知識產權管理上的問題是過于粗放,甚至有的還是空白。相當一部分企業對知識產權的認識還很淺顯,一提到知識產權就認為是注冊商標;一提到無形資產就認為是“無形資產評估”,就是炒作,沒有把知識產權管理放在重要位置。蔡吉祥曾對500家不同類型企業做過“無形資產管理”的專項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企業在這方面還處于“三無”狀態:沒有無形資產資源,沒有無形資產管理人員與管理機構,沒有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與會嘉賓、海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郭慶存,則用海信集團妥善處理與德國博世--西門子公司的商標糾紛案件為例,說明無形資產品牌培植的戰略意義。他說,一個商標的價值,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商標所有者通過自己的經營活動賦予商標的內涵。海信能夠在涉外知識產權案中獲得圓滿結果,重要原因是集團將商標及時進行了國際注冊,擁有一流的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同時,通過一系列市場舉措使企業知名度迅速攀升。(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