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唐錚
“歐美把紡織品進口較快增長的責任歸于中國,對中國的產品設限,這是不公平的。”商務部部長薄熙來昨天在《財富》論壇上剛剛登場就提到了多方關注的中國紡織品“傾銷”事件。薄熙來表示,今年年初紡織品市場一體化的時候,出現了短期中國紡織品出口快速增長的現象,這遭到了一些國家的抵制,是違背WTO原則的。
推動經濟功莫大焉
紡織品的遭遇只是“中國制造”窘境中的滄海一粟。從早期的運動服、收錄機、電子表,到現在的家電產品、電子芯片,“中國制造”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和牽引器,占了國內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吸收了近一半的城市就業人口,創造了近四分之三的外匯收入。“中國制造”對推動中國經濟功莫大焉。但是,多年來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使西方消費者形成了“中國貨=低質、低價商品”的固定概念。相當多的中國產品只能掛著別人的牌子出口,企業只是替人家做“洋打工”。
中國制造遭遇瓶頸
甲骨文公司亞太區執行副總裁戴里克·威廉姆斯指出,外國品牌在中國持續受到歡迎,但中國企業在歐美消費者中的知名度還很低。中國企業存在著產能過剩、在創新方面投入不足的問題。
幾年前,我們還在為產品標簽上的“MADEINCHINA”(中國制造)而沾沾自喜,但從紡織品配額事件上折射出的一個信號清晰地顯示:輝煌中的“中國制造”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發展瓶頸。
“1981年創立公司的時候,確實想得比較短。”TCL公司董事長李東生坦言。在上世紀80年代,TCL正是通過“貼牌”制作錄音機和TDK牌磁帶賺到了第一桶金。“隨著企業的發展和競爭對手的變化,你必須要從更加長遠發展的遠景來考慮行動方案。”李東生說。
創新將是終極優勢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企業的壓力主要來自于自身研發投入的不足。有資料顯示,中國企業的發明專利只有日本和美國的1/30,許多企業的核心技術和裝備基本依賴國外進口。
“我發現中國的經理人非常善于調整。中國的企業不單聽別人說什么,還善于調整自己。”新生銀行的董事長兼CEO八城政基說,他在五年內建立了新生銀行這個日本通行的品牌。
大唐電信正在奮力追趕。“大唐電信把每年銷售收入的10%用于技術開發,5%用于技術引進。”大唐電信董事長周寰在會上介紹。這個投資比例已經和國外產業巨頭相持平。以大唐電信2004年財務報表所公布的26億元主營業務銷售收入計算,每年有接近4個億的資金被用作技術創新。
“大唐集團代表中國提出的第三代移動通訊技術標準已經被國際電聯采納,成為國際主流。”周寰驕傲地宣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