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巨頭武漢集群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8日 15:05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聶春林 武漢報道 5月,陽光和煦,“漢陽造”原址西去兩三公里,武漢開發區,東風本田公司擴產項目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東風本田公司副總經理劉洪告訴記者,整個工程將于今年底完工。明年初,公司產能
離東風本田廠房不遠處,神龍汽車公司二期工程建設工地,亦是一派熱火朝天景象。該項目去年1月動工,總投資60億元,計劃于2006年完成。屆時,神龍公司的產能,可由目前的年產15萬輛整車、20萬臺發動機,提升至30萬輛整車、40萬臺發動機。 此時,同樣是武漢開發區,東風日產和東風有限公司武漢總部的辦公大樓,工程施工異常繁忙。 武漢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宣稱,世界前十位的三大汽車巨頭——法國PSA標致雪鐵龍集團、日本日產和本田會師武漢,2006年,42萬輛轎車將打上“武漢制造”標記,形成中國汽車產業的“武漢集群”。至2007年,加上中譽汽車、三環集團等中小汽車廠家,武漢將形成60萬輛的汽車生產能力,汽車工業總產值將達1000億元。到那時,武漢新增轎車產能將有望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成為全國重要的轎車生產基地。 為了打造汽車產業集群,武漢奔走了12年。 1992年,法國PSA集團旗下的雪鐵龍公司與東風公司在武漢成立合資公司——神龍汽車公司,自此,武漢踏上了造車之旅。 神龍在漢孤軍奮戰數年后,迎來了東風遷都武漢。2003年6月9日,中國汽車產業最大的合資項目——東風公司與日產的合資公司東風有限在武漢成立,并將注冊地定在武漢。數月后,東風將總部遷入江城。武漢開發區發展研究中心副處長張曉兵稱,東風遷都確立了武漢在國內汽車產業的江湖地位。 武漢開發區的另一汽車勁旅東風本田公司,則創造了當年投產、當年盈利的奇跡。 武漢市經委汽車產業辦主任崔月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三大國際汽車巨頭會師武漢,形成了汽車產業的“洼地效應”。圍繞三大巨頭,一批國際汽車零部件大鱷和中小整車企業蜂擁江城,一下子拉長了武漢的汽車產業鏈。 武漢汽車產業辦主任崔月玲認為,武漢的汽車產業集群和汽車產業鏈條已基本形成。武漢的設想是,在傾力支持東風日產、神龍、東風本田三大汽車企業發展的基礎上,發展眾多的中小汽車廠家和零部件企業,拉長汽車產業鏈,打造汽車業發展的3+x模式,形成中國的“底特律”。 對崔的觀點最好佐證是,2003年,武漢市汽車規模以上企業一百多家,固定資產530多億,從業職工3.5萬人。其中有近8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2003年零部件完成產值33.59億元,同比增長63.06%。截至2004年底,武漢汽車零部件投資達54億多億元。 著名區域經濟專家、武漢大學教授伍新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在國內流通方面,武漢地處國內中心,如果以武漢為圓心,1000公里做半徑畫圓,那么中國絕大多數的城市都覆蓋于此。物流半徑較小,水運、鐵路運行便利,成本相對較低,發展制造業中的汽車產業得天獨厚。 “以制造業為主業的武漢,在某種程度上,具備打造中國底特律的先天優勢。”2004年12月,武漢市市長李憲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武漢汽車配套工業基礎雄厚。全市有鋼鐵國家隊武鋼,占汽車零部件40%的汽車電子產業集群——中國光谷。”此外,李憲生市長認為,武漢汽車研發力量雄厚,科研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三。 按照伍新木的觀點,在世界制造中心轉移到中國這個大的經濟背景下,汽車行業的地位在中國就顯得更加重要。未來30年中部產業會以制造業為主體,而沿海地區的經濟主體將是電子等高新科技產業。從區位方面看,武漢是內地的中心,從汽車產業所具備的交通指向性、科技指向性、資金指向性和勞動力指向性這四個方面來看,武漢非常適合發展汽車工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