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標準要求 白酒標明“屬發酵釀造還是勾兌” 但標簽會否造假亦考量監管能力
時報訊 (記者 盧曉曌)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近日在北京發布實施了《全國白酒行業純糧固態發酵白酒行業規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表示,該標準是國內白酒行業第一個自律性生產工藝技術規范,該規范意味著部分以代用原料代替糧食釀造白酒的企業可能面臨出局,“這對于中國白酒行業,絕對是一場
地震!”
勾兌成風令消費者難辨好壞
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有關人士介紹,新標準要求企業在產品上標明“屬發酵釀造還是勾兌”。據悉,此前白酒勾兌成風,特別是大量中小型白酒企業不將資金放到釀造技術的基礎投入上,而是將“勾兌白酒”通過豪華包裝、夸大宣傳,標以純糧固態發酵白酒,以高價位推向市場,謀取超額利潤。”馬勇表示,“這種行為加劇了白酒行業的不公平競爭,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也無法從價格上判定什么酒更好。”
劍南春酒業負責人表示,由發酵工藝標準的出臺,大量生產勾兌酒的中小酒廠將因為工藝技術不過關、基本設施投入不足被驅逐出局。
自律性規范能否真正起作用
另據了解,《白酒行業純糧固態發酵白酒行業規范》雖然能幫助消費者辨別不同工藝白酒的方式,為純糧固態發酵白酒貼上辨識標簽,但其性質為一部自律性規范,純糧發酵還是勾兌白酒最終只能依靠市場進行選擇和淘汰。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馬勇也表示,要想獲得“純糧發酵”的認證,需要企業自行申報,將材料及產品交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審核。該委員會委托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申報產品進行理化指標檢測,還將組織感官鑒評委員會和現場審核委員會,分別對申報產品和企業進行反復的感官鑒評,以及對企業生產管理、工藝技術進行調查評價。綜合相關檢測的評價意見后,最終作出判定。
據了解,目前已有四川、貴州、安徽、山東、江蘇等地的20余家企業遞交了申報材料,劍南春是第一個申請成功的企業。
也有人擔心,標簽造假比白酒造假更容易做到。馬勇對此表示,“這將需要依靠工商、質量與技術監督等政府部門加強市場及企業監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