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果推大三通 臺灣水果激起的兩岸關系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5日 11:40 《財經時報》 | ||||||||
國、親兩黨領導人陸續訪問大陸,從經貿互惠到兩岸三通,這些大問題當中有個小“切口”,這就是本不起眼的水果 □ 本報記者 丁汀 5月6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陜西黃陵縣祭拜黃帝陵時,他獻祭的,是來自臺灣的水
兩黨領導人在其大陸之行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水果作為“隨行”。實際上,自3月底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破冰”以來,如果尋找兩黨大陸之行成果中的“交集”,農產品——特別是水果——也赫然在目。不同的是,連戰同時帶回了大熊貓,宋楚瑜帶回了金絲猴;連戰帶回了“共同市場”的構想,而宋楚瑜則把一個更詳盡的“三通”安排帶回了臺灣。 為什么是水果? 對比兩岸經貿的相關數據,農產品在其中占了很小的比例。按照商務部2004年的統計,當年兩岸貿易總額為783.2億美元,而農產品不過4.21億,比例僅為0.54%,具體到水果,更是微乎其微。 臺灣“農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4年臺灣農產品出口大陸的貿易額,毛皮及其制品為最大宗,占總貿易額58.5%,其后依次是花卉及其它苗木、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在其中僅為第三位。 但是在臺灣對大陸貿易巨大的順差背景下(2004年為512.3億美元),農產品是其中為數不多的“逆差”項,4.21億的農產品貿易總額中,臺灣的出口為1.16億,進口為3.05億,逆差1.89億美元。 更深層的意義在于——正如連戰、宋楚瑜都同時強調的——臺灣的農產品產地主要在臺南,水果尤其如此。而臺南是民進黨的“根據地”,也是“票源地”。5月3日,中臺辦授權發布“胡連會”公報,宣布放寬臺灣水果進入大陸(12種增至18種),并擬對其中超過十個品種實行“零關稅”時,在這里激起的兩岸關系熱,遠比臺灣其它地方要更甚。 三人行的“進步階梯” 雖然江、連、宋三人其大陸之行各有側重,而其中又分屬兩個政黨,但仔細觀察其中安排,卻決不是隨意而為。正如5月12日宋楚瑜在記者會上所強調的,不能忽視“我們親民黨和國民黨共同推動的功能”,“只要臺灣親民黨和國民黨加起來,就能夠成為多數黨。” 宋楚瑜在解讀“胡宋會”“六點共識”時說:“對于兩岸‘三通’,明確的定為,在現有的2005年春節包機成功的模式之后,希望實現客運包機節日化、常態化,逐步促成2006年,開始全面直接雙向通航。同時也希望促進實現兩岸直接貿易、直接通匯,進一步實現兩岸經貿關系正常化。” 水果-農產品-兩岸三通-兩岸自由貿易區(共同市場),“還有相關的時間表上的經貿問題”(宋楚瑜語),“都做了非常明確的交代和說明”。如果說江丙坤之行在于破冰,連戰之行在尋找共識,那么宋楚瑜之行,則已經開始尋求落實這些共識的步調了。對“三通”,宋的樂觀預計是2006年。 小水果促大三通 實際上,回到臺灣的連戰和身在大陸的宋楚瑜也有著默契的“配合”,當“胡宋會”強調并更加細致地描繪“三通”時,連戰在臺灣為此尋找了注解,他說,首先就是盡速實現三通,這樣才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否則以目前人、貨的運輸各多負擔16%和22%的經濟成本,加上時間成本,對臺灣的經濟發展十分不利。 “三通”從水果開始。上個世紀80年代就進入大陸的臺灣水果,在大陸的發展卻相當緩慢,份額很小(僅占進口市場的1%),價格很貴(在上海和北京,都比其它來源的進口水果價格高出很多,甚至數倍)。通過第三地的轉口當然是價格昂貴的主要因素。 還不僅僅是連戰所言超過兩成的成本問題。水果還有一個特性:它要保持新鮮品質才有競爭力,它需要盡量縮短運輸時間,盡量減少運輸損耗。 對于“三通”,水果最迫切,而水果的主要產地,就在臺南——有“黑珍珠”之稱的蓮霧,就是臺南屏東縣的特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