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造船總成本升高,利潤率不足10%
據新華社電 我國造船總量目前已占世界造船總量的15%,穩居世界第三位,但行業平均利潤率不足10%,除了承受鋼材成本上漲壓力之外,我國船舶制造業還需花費大量外匯進口昂貴設備配套,從而推高造船總成本。
在昨日舉行的首屆廣州國際海事技術論壇上,廣東造船工程學會秘書長洪和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我國船廠出口船舶的設備配套70%以上都依賴進口,以一艘價值數億元的船為例,其中六成是設備配套成本,“在某種意義上,中國造船業是為洋人打工,賺取低微的人工費。”
目前,上海、大連和廣州已被規劃為我國的三大造船基地,其中中船集團分別在上海、廣州斥巨資發展長興島和南沙龍穴島兩大造船項目,帶動當地造船工業整體發生質的飛躍。洪和平表示,即使上海、大連等地的船舶配套工業已成氣候,但國產程度仍未超過四成,而“后起之秀”廣州受前幾年市場低迷影響,配套企業最高峰時曾達百余家,現今則所剩無幾,雖擁有廣船國際、文沖船廠、黃埔造船廠等頗具競爭力的造船商,核心設備國產程度卻不足一成,造成當地造船廠多限于“輕量級”競爭,海外船東則較愿意北上上海、大連等地購買大型船舶。
據悉,去年廣州造船產量接近40萬噸,今年的產量將保持在40萬-50萬噸的水平,并維持年均15%至20%的增速,在2008年廣州龍穴島項目投產帶動下,到2015年可望突破300萬噸。
洪和平說,隨著國際船運業的強勁復蘇,“價廉物美”的中國船舶繼續成為海外買家的首選,而大珠三角地區集中三大億噸大港--香港、深圳和廣州,匯集全球所有知名的船東公司,可謂商機無限。廣東目前正在努力通過各種途徑,包括舉行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等形式,吸引歐美、東南亞、印度等地客商以合資、合作的方式進軍船舶設備配套業。
。ê罘f/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