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漲價探源:鋼鐵業如何增強國際博弈能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5日 10:24 工人日報企業周刊 | |||||||||
本報記者 董沛 過去很多年,中國并不是世界鋼鐵協會會員,也不直接參與鐵礦石價格的談判。歷史上,中國采購鐵礦石時所拿到的價格比日本還要低,離岸價長期享有折扣,最高時折扣達到了10%。但近年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量大增,其價格也與日本持平。隨后便按照日本的談判價格定價。去年,中國剛剛加入世界鋼鐵協會,因此今年寶鋼首次代表國內的鋼鐵企業獨立進
分散行業的談判劣勢 實際上,正是中國鋼鐵行業的分散性決定了在國際市場上很難用一個聲音說話。長期以來,我國鋼鐵公司或進口商進口鐵礦石時沒有考慮行業的整體利益,進口市場無序化,甚至國內各進口方之間的相互競價,從而提高了鐵礦石進入中國的價格。 鋼鐵研究總院總工程師辦公室主任東濤認為,中國的鋼鐵行業集中度過低,甚至連鋼鐵行業的統計數據都很難做到真實。“不同部門統計的數據不一樣,每次測算也都不同。”原中金鋼鐵分析師王衛東透露,國際鐵礦石產業經過了1999年和2000年的并購時期,通過收購、兼并,形成了三家鐵礦石巨頭,所以行業的談判能力非常強。相對而言,我國的產業集中度卻非常低。 國家發改委顧問、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專家委員會主任石啟榮曾對我國鋼鐵行業集中度低、生產專業化程度低的狀況表示了憂慮,他給出的數據觸目驚心。截至2003年底,我國有871家鋼鐵企業。其中,國有的鋼鐵企業為107家,鋼鐵生產能力占國內的56.8%。民營及民營控股的鋼鐵企業為706家,鋼鐵生產能力占國內的39.4%。外資鋼鐵企業58家,鋼鐵生產能力占國內的3.8%。 相比于其他國家而言,中國鋼鐵產業集中度的差距極大。目前,韓國僅浦項鋼鐵廠的鋼產量就占全國鋼產量的65%;日本5家鋼鐵企業的鋼產量占全國鋼產量的75%;歐盟15國6家鋼鐵企業鋼產量占歐盟整個鋼產量的74%。而法國的阿賽洛鋼鐵公司幾乎囊括了法國的鋼鐵生產。因此,國外的鋼鐵企業容易“形成一個拳頭”說話,而中國鋼鐵企業則顯得分散,談判能力相對較弱。此次寶鋼代表中國企業談判,大多數企業表示認可,但業界亦有不同的聲音。有人提出置疑:“他憑什么能代表我的企業?” 鋼鐵企業亟須向上游延伸 根據國際金屬和礦產工業的權威機構AME提供的資料,在澳大利亞24個主要的鐵礦中,8個有日本公司直接參股。其余的16個鐵礦日本的企業也間接參股。實際上,日本公司幾乎已經進入了澳大利亞所有的鐵礦。 在巴西的22個鐵礦中,日本公司同樣有參股,在鐵礦石的其他主要產地加拿大、智利,同樣可以發現日本公司的身影。甚至在印度的鐵礦業,日本也已經建立了橋頭堡。 與之相比,中國企業的步伐顯得有些緩慢,中國鋼鐵企業大舉投資海外能源的案例屈指可數。這樣的腳步,與日本鋼鐵企業相比,差距極其明顯。而日本鋼鐵工業進口鐵礦石的平均價格一直比較穩定,從1998年到2004年,每年都在每噸23~26美元之間。但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字,中國進口鐵礦石的平均價格變化幅度非常大,2002年是每噸24.83美元,2003年上升至每噸32.79美元,而2004年飛漲至每噸61.09美元。 對于鐵礦資源緊張的中國鋼鐵業來說,進軍海外將獲得可觀的投資收益,并得到長期穩定且價格合理的鐵礦資源。 “這遠遠不夠。”原冶金部副部長、工程院院士殷瑞鈺顯然不滿意境外開發礦山的現狀,他主張加大力度。他說,目前中國企業境外開礦的規模太小,在進口礦中所占比例只有21%。今后中國鋼鐵企業應逐步達到境外開礦的礦石占進口的50%,在國外擁有基地,擺脫仰人鼻息的處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