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抗戰陪都遺址 3億人民幣在歷史煙靄中復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4日 18:59 《時代信報》 | |||||||||
●站在這里,我們無法想象,當年這里竟是遠東反法西斯抗戰指揮中心。 ●游客們下了車,直奔茶樓,歷史在這個外表普通的公園里,顯得很單薄—— 3億復蘇黃山
3億元人民幣會有多大用處?也許任何事情都會因它而改變。 一條來自政府的消息:今年擬投入資金3億元人民幣用于修繕黃山陪都文化遺址和休閑別墅風景區,這個曾經被人們忽視的抗戰文化遺址重新開始吸引眼球。在4月初一個明媚的下午,本報記者坐著大巴車上了南山,探訪這個有望復蘇的遺址。 探訪黃山魅力 跟大多數的公園沒什么兩樣,展現在眼前的黃山風景區仍然是一尊牌坊式的大門作標志,進去是空曠的露天停車場,歷史在這里顯得還有些單薄。 風景區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干凈”,因為有幾處正在維修的建筑,四處散落著泥土。因為是4月初,山城有了難得的晴朗天氣,不少老年人背著包、戴著太陽帽上山踏青,像是春游,大聲高興地互相吆喝。從大小車輛上下來的男男女女徑直往茶樓和酒吧走去,喝茶或是打牌,他們似乎是慕名而來,但目的僅僅是休閑而不是探訪。 景區深處,就是被認為是旅游寶地的黃山抗戰文化遺址,散落著蔣介石、宋美齡、孔二小姐的住處和美國軍事顧問團將軍們的住所。 站在這里,記者無法想象,當年這里竟是遠東反法西斯抗戰的指揮中心。 毫無疑問,黃山的真正魅力并不在于風景,而是抗戰遺址,那些在抗戰時期,大批軍政要員、工商巨賈和蘇、美等多國使節在黃山修建的別墅。據統計,目前保存下來的別墅仍有13處,如蔣介石所住的云岫樓、宋美齡宅邸松廳、寓所松籟園、美國軍事顧問團所住地蓮青樓等。 在這個春天,這些慢慢被人遺忘或疏忽的別墅準備開始展露容顏。別墅籠罩著腳手架,工人們在忙活,幽林中顯露出生機。人們希望通過這些變化,將記憶延續,讓歷史駐留。 據史料記載,早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以重慶為核心城市的戰略大后方已在逐漸形成之中。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以后,當時的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岌岌可危。1937年11月20日,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發表《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國民政府茲為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抗戰起見,本日遷駐重慶!12月1日,國民政府開始在重慶辦公。這樣,重慶作為大后方的第一大城市,從全面抗戰一開始就成為事實上的陪都。 此后,國民政府、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國民參政會、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先后遷駐重慶,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八路軍在重慶設立辦事處,中共中央南方局也在重慶正式成立。這樣,重慶不但成為最高當局所在之地,也成為國共兩黨保持聯系之地,無疑成為當時全國的政治中心。1940年9月6日,國民政府正式確定重慶市為“永遠陪都”。10月1日,重慶各界3萬余人舉行陪都建立大會,并于當晚進行火炬游行。至此,重慶正式成為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的首都,許多國家的使節、各群眾團體領袖和各界知名人士相繼來此,先后有200多家工廠和31所大專院校遷入,反法西斯同盟中國戰區統師部也設置于此。這樣,戰時的重慶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而且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遠東的指揮中心,成為一座國際名都。 雖然“陪都”已成歷史,但陪都文化已經成為重慶的形象標志。8年抗日戰爭,給重慶留下了數不勝數的陪都文化遺跡,大到國民政府及國民黨中央各部門的辦公地、各國駐華使領館,小到各界名人的居住留連之地;既有實物的,也有文獻記載及民間流傳的。而黃山則是抗戰陪都遺址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保存最好的一處。 曾被遺忘的尷尬 來過黃山的人都稱這里是塊旅游寶地。但是,即使在重慶,久居山城的人也只是知道其名,少有來黃山游歷的。而對于游人來說,黃山是陌生的,甚至及不上游客對南山農家樂的喜好。 記者踏上黃山尋訪時看到,風景區里設有酒吧、茶樓,因為天氣晴朗,有不少駕車上山踏青的游客,但據記者觀察,他們中的大多數停好車后徑直走進露天茶樓,喝茶或者打牌,而另一邊的蔣介石官邸幾乎無人造訪,門庭冷落。 據悉,現在的黃山每年接待游客3萬人左右,而與其相距幾公里的南山泉水雞一條街,一次美食節總共幾天的時間也有不只這個數目的游客。 黃山綠樹環抱還是個非常好的納涼避暑之地。去年夏天,記者當時在此發現,來此避暑的游客也不多。上個世紀50年代,黃山設有干部療養院,有關人士稱,近年來療養院幾乎成了擺設。4月初記者到黃山時,療養院外的櫻花爛漫,院內卻空落落的。 從2003年到去年,有媒體陸續報道黃山的文物由于多年失修,正被蛀蟲嚴重侵蝕。比如孔二小姐別墅,幾年前被租給一私營企業作辦公場地,原有的木地板被改成現代地磚,歷史風貌不復存在。后來該企業倒閉,別墅無人看管,面臨坍塌危險。 有關方面的調查認為,體制不順、多頭管理是造成黃山尷尬現狀的重要原因。據悉,黃山上的療養院、文物、樹木、行政管理分屬5個不同的部門或單位,既有市級的也有地方的。他們的職能又多交叉和重疊?锥〗愕膭e墅由此被私自出租。 此外,黃山曾多次因房屋產權、林地、污水等引起過糾紛。 “黃山問題曾經研究過很多次,今年‘兩會’時,市里決定為迎接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和亞太市長峰會,打造抗戰文化旅游經典線路,當然最重要的一站就是黃山。”市文化研究所副所長鄧平說,抗戰文化已經成為重慶的旅游特色,是重慶區別于國內其它歷史文化名城所獨有的資源,怎樣合理利用它成為社會各界、海內外同胞所關心的一件大事。“問題是,除了要利用抗戰遺跡打造重慶陪都文化名片外,還必須作好保護文化遺產的措施,不管是修復還是增加新的設施,都不應該影響原有環境! 去年,從市紅巖聯線研究發展中心傳出消息,今年我市將斥資6000萬元,在原“重慶黃山陪都遺跡陳列館”的基礎上,創建“重慶黃山抗戰博物館”。重點打造包括“歷史的顧念——國共第二次合作”資料展、“魂系中國——中國抗日陣亡將士英名錄”、“飛虎群英、壯志凌云——美國飛虎隊暨14航空隊援華抗戰展”、“陪都舊影”資料展、“蔣介石官邸復原陳列”、“蘇聯大使館”、“法國大使館”、“印度大使館”、“西班牙大使館”遺址等12個項目。 重建彰顯 和平文化 現在,如果到黃山尋訪抗戰遺跡,只能參觀蔣介石官邸云岫樓和草亭,宋美齡住的松廳和孔二小姐別墅及黃山小學都在進行維修。 順著山邊小路上到山頂上的云岫樓,這是一座中西結合式的三層樓房,蔣介石住二樓右角房間。距云岫樓不遠,有一個稻草鋪頂的中式平房,名叫草亭。1945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的特使馬歇爾將軍“為調停國共爭端”來重慶時,曾居住過草亭。 松廳、孔園、黃山小學外圍已經架起了腳手架,內外正在進行修繕。據說,松廳原是一排中式平房,松林環繞,濃蔭蔽日。在松廳和云岫樓之間的凹谷小道上,建有防空洞,專門為蔣、宋躲避日機空襲時所用。 南山生態帶管委會耿主任介紹,修復工程將在今年7月左右完工,將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向世人全面開放。 另一份來自去年6月南岸區對外公布的招商項目中,“黃山陪都文化遺址(重慶世界和平公園)”被列為招商項目之一。 在這份項目書中寫到“黃山是抗戰陪都遺址最為集中的地方,作為二戰時期世界反法西斯陣營遠東戰區指揮中心之一,黃山具有‘世界和平’的紀念意義,將黃山陪都文化遺址進行整合包裝、招商開發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其目的是重塑‘二戰’歷史,恢復‘陪都’歷史遺跡,崇尚和平文化! 該項目建設擬占地面積500畝,包括陪都文化遺址區(A區)和休閑度假別墅區(B區),總投資約3億元。A區建設項目包括:維修13處陪都遺跡歷史文物建筑(抗戰遺址),達到修舊如舊的效果;增建“二戰”陳列館和抗戰紀念館;建設古典皇家園林景觀;建設風云人物雕塑館。B區建設項目有:修建四星級標準的高檔次干部療養賓館,繼續發揮黃山療養院的功能;二是開發五馬水庫周邊及黃山療養院周邊,特別是面臨市中區和極地公園方向,修建旅游休閑別墅群和景觀房地產。 據了解,目前該項目已批準納入市旅游局重點建設項目。南岸區宣傳部有關人士稱:“目前一切都在進程中,具體事宜等時機成熟時再統一向媒體發布! -新聞鏈接 陪都文化遺址分布 據統計,重慶大大小小的陪都遺跡有近400處之多,這些記載歷史的地方,有多少曾是被我們所遺忘和忽視的?以下是部分遺址遺跡,因種類和分布不同概括如下: 國民政府及國民黨中央機關舊址: 中華民國政府總統府遺址(今重慶市人民政府和市人大常委會) 行政院舊址(今重慶市紀委) 立法院和司法院舊址(今北碚區歇馬場) 考試院舊址(今上清寺陶園人民小學內) 監察院舊址(今巴南區金剛坡龍洞口) 國民參政會舊址(今中華路174號)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舊址(今重慶市委駐地) 軍事委員會禮堂舊址(今《重慶日報》社)等。 從地理分布上看,國民政府的行政、軍事等權力機關大多集中于市區,立法、司法、監察等民意機構多分散在郊區。 中共南方局及 八路軍駐渝辦事處等 革命遺址: 最初中共南方局和八路軍辦事處分別設在市內機房街和棉花街30號,但在1939年均被日機炸毀,遂遷至紅巖村; 《新華日報》的營業部也由西王街遷至渝中區民主路208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共領袖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鄧穎超、秦邦憲等人工作和生活的遺址較為集中地分布于上清寺及附近地區,其中大部分是“紅巖革命紀念館”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受到了較好的保護與保存。 抗戰遺址: 重慶在抗戰時期譜寫了最為悲壯和光輝的篇章,留下了許多為挽救祖國危亡、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遺址,如“六·五”大隧道慘案遺址(渝中區磁器街)、抗建堂舊址(今上純陽洞13號)、抗戰勝利紀念碑(今解放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跳傘塔、蘇軍烈士墓(今鵝嶺公園內)、張自忠將軍墓(今北碚梅花山麓),分布較為零散。 名人舊居: 抗戰時期的重慶,黨、政、軍、學、商等各界名人云集于此,留下了眾多的生活、工作和居住地,被保存至今的多達幾十處,占現存重慶陪都文化遺址的50%以上,是陪都文化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布于重慶市區及北碚區、巴南區,如林森別墅“林園”(今重慶通訊學院住地)、孔祥熙官邸“孔園”、“二陳”別墅(南泉別墅和小泉別墅)、宋子文公館(四新路)、張治中私邸桂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宋慶齡舊居(兩路口新村3號)、郭沫若故居(天官街8號)、老舍故居(北碚區委大院)、陳獨秀舊居(江津縣五舉鄉)等等。 駐重慶使館 及通訊機關舊址: 抗戰時期,蘇、美、英、法等30多個國家在重慶設有使館或通訊機關,如蘇聯大使館和塔斯社舊址(枇杷山正街104號)、美國大使館舊址(健康路1號)、英國大使館舊址(火藥局29號)、土耳其大使館和澳大利亞大使館(均在鵝嶺公園)、法國領事館(領事巷1號)、加拿大使館(枇杷山后街53號)、韓國臨時政府舊址(市中區蓮花池);這些使館集中分布在市區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