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致癌染料比甲醛更毒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9日 14:50 大洋網廣州日報 | |||||||||
可能不少消費者知道紡織品含甲醛可致癌,但事實上,一些紡織品使用的染料致癌性比甲醛更厲害。前日,記者從廣東省質監局獲悉,根據今年元旦實施的我國首個紡織品強制性標準,設于廣州的國家紡織品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了全國20家企業主動送檢的1051份樣品發現,2%的樣品含有紡織品染料中致癌性最強的物質,最嚴重者超標190倍。文/記者李婧
2005年1月1日,我國首個紡織品強制性標準《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18401-2003)正式施行,首次以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形式明確提出紡織品安全生態環保要求,其中首次將可致癌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即常說的偶氮染料)列入監控范圍,禁止紡織品中使用這些染料。 據檢驗機構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于該標準具有強制性,而且上升到技術規范的層次,一旦企業產品被檢出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不僅企業產品將被判定為不合格,而且企業還將面臨處罰。為此,包括大中小型企業在內的全國不少紡織品企業主動將紡織品樣品送到設于廣州的國家紡織品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即廣州市質監局下屬的廣州市纖檢所)檢驗。 截至目前,廣州市纖檢所共受理了來自全國的20家企業要求按該標準檢驗的申請,共檢驗樣品1051份。檢驗結果表明,2%的送檢樣品(約21份)含有不應檢出的高致癌性物質聯苯胺,其中兩份樣品分別超出國家標準限定值190倍和41倍,而聯苯胺是目前已知的23種可致癌芳香胺中致癌毒性最強的物質之一。 對于檢驗結果,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只有2%樣品被檢出含聯苯胺,但畢竟樣品共有1051份,所以不合格產品仍比較多,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這主要是由于標準實施時間不長,大部分企業和消費者對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危害認識不足,導致標準執行情況不佳。同時,有業內人士透露,之所以紡織品企業大多使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因為價格問題,替代這種燃料的綠色環保染料多為進口貨,價格要貴三四倍。 可分解芳香胺難分辨難消除 據悉,在國外,德國于1994年就出臺標準禁止紡織品中使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歐盟也于2003年實施了《關于禁止使用偶氮類染料指令》。目前,在德國一旦發現紡織品中含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整批貨物都將罰扣,并對生產廠家進行刑事起訴。 我國既是服裝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服裝進口大國,雖然早在2001年就頒布了強制性國家標準———《甲醛含量的限定》,但還是出臺了首個紡織品強制性標準《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18401-2003)并于今年元旦起實施,其標準水平已與歐盟現行的紡織品標準水平相當,將PH值、色牢度、可分解芳香胺等指標納入標準之中。 對于紡織品安全方面的這些指標,有關專家表示,可分解芳香胺致癌性遠比甲醛厲害,因為甲醛有刺激性氣味,易分辨,而且易溶于水,消費者買回紡織品后,一般用水洗一下就可去除大部分甲醛,但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從紡織品外觀無法分辨,只有通過技術檢驗才能發現,而且無法消除,通過皮膚接觸就可吸收致癌。 皮膚吸收擴散可改變DNA 據了解,可分解芳香胺來自服裝中的偶氮染料,偶氮染料在與人體長期接觸的過程中,其有害成分被皮膚吸收擴散,在特殊條件下分解產生20多種致癌芳香胺,經過活化作用而改變人體的DNA結構,引起病變和誘發癌癥。 而甲醛是紡織品后整理過程中的重要助劑,為了使服裝能達到防皺、防縮、阻燃等效果,或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以及改善手感,都需添加甲醛,消費者穿了甲醛含量超標的服裝后,輕者會發生皮膚過敏,出現紅腫、發癢等癥狀,重者會連續咳嗽,繼而引發氣管炎等病癥。人體皮膚表面呈弱酸性,是人體防止病菌入侵的屏障之一,直接與皮膚接觸的紡織品的PH值應在弱酸性和中性之間,否則,會引起皮膚過敏瘙癢等不適。色牢度好與差,也直接涉及人體的健康安全,色牢度差的產品碰到雨水、汗水會造成面料上的顏料脫落褪色,其中染料分子和重金屬離子等都有可能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而危害人體健康,加之人的汗水、唾液會把染料還原成有害物質,通過人體皮膚吸收后可致癌。 新聞鏈接 紡織品服裝和皮革制品是我國部分地區出口的拳頭產品,占據了出口量的半壁江山。而偶氮染料目前被廣泛應用于紡織品、服裝、皮革制品、家居布料,在一定條件下,可分解還原出具有致癌性的20多種芳香胺類。 上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從去年底開始開展進口服裝質量市場調查,檢測結果表明,在上海市9家著名高檔百貨商場購買的產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31個樣品(其中包括一批國際知名品牌)中,有20個樣品不符合新實施的《國家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不合格率高達64.5%,其中,部分來自歐盟國家的服裝也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李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