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轎車一路狂跌,進口轎車和國產輕卡逆市漲價
本報訊記者王丹妮報道:日前,記者從市場發現,中國車市出現了漲跌不對接的奇怪現象:國產轎車每年平均以15%左右的降幅一路走低,年初開始的降價潮至今未退;而國產輕卡和個別進口高檔豪華轎車的價格卻逆市上揚。
國產輕卡和Volvo漲價
日前,Volvo汽車公司中國區總裁王榮祥在廣州向媒體透露,繼Volvo品牌華東經銷商將車價上調2萬元之后,Volvo在華南、華北的經銷商也正醞釀展開漲價行動,這也是首個宣布漲價的進口汽車廠家。與此同時,在日前“2005年輕卡高峰論壇”上,國內輕卡七大巨頭———福田股份、東風股份、江淮股份、躍進股份、一汽哈爾濱輕型汽車、一汽紅塔、金杯股份齊聚合肥,針對上游原材料市場整體價格不斷上漲的趨勢,這7家國內主流商用車企業確定共同上調2%~5%的產品價格,最終產品提價幅度各公司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并于4月起實施。而記者從一汽產品銷售中心劉宏經理得知,如今一汽解放輕卡每輛上升了500元左右,漲幅大約為1%。
匯率與原材料導致成本上升
對于此次漲價的原因,王榮祥認為是因為匯率的波動和原材料漲價導致成本的上升。他說,歐元的升值導致來自歐洲的進口汽車成本上升了10%以上。另外,鋼鐵、原油等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也令成本劇增,在這種情形下,只有通過適當調整產品價格來轉移一部分成本壓力。今年關稅下降了5%,進口車許可證也取消了,可為何價格仍然偏貴?對此,王榮祥認為,車價是否合理只能跟當地市場作比較,不能跟國外市場比。而進口車價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中國的進口汽車關稅水平仍然偏高;二是進口到中國的汽車也基本上是頂級配置的車型;三是單一品牌的進口量不大,廠家要建銷售服務網絡并培訓經銷商,運營成本較高,因此制約了進口車價的下調。但也有人士認為,去年進口車價的混亂主要是銷售網絡的不規范而造成的。今年,隨著《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的實施,進口車價將有可能像國產車那樣實施全國統一價,而這預示著廠家對進口車價的控制將更加嚴格。
輕卡市場與轎車市場差異大
既然原材料漲價,為何國產轎車可以一路狂跌,而國產輕卡卻在上調價格呢?對此,中國汽車工業研究咨詢會首席分析師賈新光認為,主要在于輕卡與轎車的用料不同、利潤不同以及兩個市場的競爭格局不同。他分析,輕卡所需的鋼材比轎車要多得多,所以,鋼材的漲價對輕卡的影響比對轎車影響要大得多;轎車特別是高檔轎車的利潤比輕卡的利潤也要大得多,所以,原材料漲價對高檔轎車的影響更是微不足道,而近兩年降幅最大的還是中高檔轎車,經濟型轎車基本已經沒有空間可降了;輕卡市場基本已經由七大廠家“統占”,已經有點壟斷的格局出現,但轎車市場還處群雄紛爭的時期,而且實際上是跨國企業之間的競爭,環境相對惡劣些。劉宏則認為,目前輕卡的漲價還遠遠沒有達到原材料漲價的幅度。據悉,從整體測算而言,1輛輕卡平均用鋼1-1.2噸,如果2005年汽車用鋼(包括型鋼、冷扎板)均價較上年上漲20%,輕卡的毛利率將下降3%-4%左右。所以,輕卡企業要提價3%-5%,才能基本覆蓋鋼材上漲的影響。(侯穎/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