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4月5日電(記者宋振遠)最近一段時間,一批知名食品生產企業紛紛卷入食品安全危機漩渦,就連一向美譽度很高的肯德基、亨氏辣椒醬、立頓紅茶、卡夫樂之三明治餅干等搶灘中國市場的洋食品也卷入其中,這不得不令人反思:我們還能吃什么?
誰來幫消費者
鑒別“綠色食品”?
當前綠色食品市場較混亂,農業部有關專家說,一些企業擅自使用“綠色食品”標識;有的將“綠色食品”標識直接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包裝使用;有的超過許可使用年限,仍繼續使用“綠色食品”標識;有的地方政府違規批準企業使用“綠色食品”標識。據專家介紹,在我國食品安全標準中,大多是生產和加工標準,流通環節標準只占二十分之一。而在國外,比如,美國和英國定期對流通領域的所有食品商家進行抽查,能隨時責令按標準整改,嚴格按法規處罰。為此,一些專家認為我國急需一部能打通生產和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法規。
已有標準
為何屢遭“執行難”?
據農業部有關專家介紹,我國食品相關標準由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等四級構成。目前我國已制訂了包括各類食品產品標準、食品污染物和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食品衛生操作規范在內的眾多標準。但暴露的案例來看,不少標準沒有得到有效執行。
有關部委權威人士分析認為,標準“執行難”的原因很復雜。主要是標準分散交叉,缺乏協調機制。目前的各類食品標準分散于農業、質監、衛生等六七個部門,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QS”(質量安全)制度等,多種標準在市場上往來沖突,不僅百姓云里霧里,就連企業也不知就里。
據記者了解,我國食品安全的法規,目前有產品質量法、食品衛生法、《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等,具體的食品質量標準近3000個,但遺憾的是,這些法規和標準由于多頭管理,存在嚴重的交叉沖突,同時又都不全面。有關專家警告說,多頭監管,實際上造成了“誰都管不好”的局面,出現了一些監管的“真空地帶”,出了問題后,又互相推諉,或默不作聲,這種局面必須盡快通過體制創新得到扭轉。
標準監管部門
為何頻頻“缺位”?
記者最近在北京高校采訪,不少人提出質疑:像蘇丹紅事件,為什么直到歐盟市場禁入含蘇丹紅食品一年半后,運用歐盟標準進行檢測才引起我國有關部門重視?十多年前就禁用的“蘇丹紅”,不法奸商們卻一直大肆在用,我們的眾多監管部門此前都在忙什么?
事實上,蘇丹紅事件比較集中地暴露了“監管缺位”問題。如果仔細觀察近年來工商、質檢等部門的“監管政績”,其管理重心主要集中在查處假冒偽劣產品,諸如劣質奶粉、毒大米、假冒食用油等,至于食品內在成分和含量是否合格,則很少列入檢查范圍。
我們離國際標準
還有多遠?
最近立頓紅茶涉嫌“氟化物超標”事件引人注目,農業部有關專家出面替立頓紅茶“正名”,結果飽受質疑。某種程度上說,這一事件彰顯國內行業標準門檻過低,從而引發國人對食品安全評價標準的高度關注。有關專家坦言,我國早已加入WTO,國內一些食品標準明顯老化,必須盡快與發達國家接軌,否則將處境尷尬。
作者:宋振遠
(來源:海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