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廉價勞動力不再無限供給 格蘭仕前途未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30日 13:55 21世紀經濟報道 | |||||||||
見習記者 王志靈 實習記者 陳 虹 廣州、中山報道 2005年春節剛過,俞堯昌就開始帶著由格蘭仕各部門主管組成的12支豪華招聘團,奔赴全國12省(市)的招聘會場。在短短的一兩個星期內,格蘭仕迅速新招聘了三四千名員工,
意料之外 身為格蘭仕集團副總經理的俞,活躍一如往昔,依然積極地和媒體講述著關于格蘭仕的或舊或新的故事。對于大規模尋才,俞的解釋是:今年2月1日才正式開始運轉的格蘭仕中山空調生產基地從管理、研發到技術一整個系統需要從零開始架構,因此造就大約10000個新的工作崗位,總產能1200萬臺的“全球空調制造基地”的一期工程650萬臺的產能已經開始釋放。 在廣東省中山市黃圃鎮興圃大道東3號,格蘭仕已經在這里建起了30多棟巨大的廠房,據說這30多棟巨大的廠房只是格蘭仕“全球空調制造基地”的一期工程,只占總面積約五分之一的地方!在這五分之一的廠區內,今年要完成高達650萬臺的空調產量。 2000年,格蘭仕決定啟動20億人民幣的作為一期投資來生產空調,不過它的選擇是從海外起步,格蘭仕當時的考慮是它可以利用微波爐的海外渠道來賣空調。這項投資遠遠超過了當時一般大型空調廠起步5000萬投資的水平,被業界稱為“兇悍之舉”。當年國內空調市場需求為800萬臺左右,而國內生產能力已經達到1300萬臺庫存壓力開始顯現。 不過雖然如此,5年前,空調仍然被視為家居奢侈品,存有25%的毛利空間,同時由于壓縮機一般都是進口,嚴格來說大多數空調廠商只能算組裝者,因此進入空調業沒有太高的技術壁壘。同時格蘭仕生產的微波爐價格已經逼近500元以下,走進了微利時代,而市場份額又相對飽滿。選擇做空調則成了格蘭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選擇。 不同的腳本 在所有空調生產線正式遷移至“中山全球空調制造基地”之后,何蔚藍主要辦公地點從順德轉到了中山。他正在負責著格蘭仕空調的海外的渠道管理和客戶開發。對于海外的渠道和客戶,何并不覺得陌生,因為之前他已經為微波爐出海勞心勞力了8年,目前他的職位是:格蘭仕(中山)家用電器有限公司海外部部長。這個公司目前是格蘭仕集團的附屬公司,專注于空調業務。當記者問何蔚藍,能否用“拷貝微波爐做法”來描述格蘭仕空調的運營情況。何思考了幾秒,認為“這個表述不妥當”,因為情況已經發生變化了。 格蘭仕早期形成規模的一個比較著名的版本是:它以勞動價格上的比較優勢為資本,通過談判,把國外知名品牌的生產線搬遷到了中國,由格蘭仕組織生產。所生產的產品由國外企業利用自己的品牌和銷售網絡在國外銷售。在這過程中,格蘭仕只管生產不管銷售,賺取的僅是中間的加工費用和自身發展的設備與技術,也就是常說的“苦力活”。以微波爐的變壓器為例,格蘭仕開始時分別從日本和歐洲進口。從日本的進口價為23美元,從歐洲的進口價為30美元。鑒于日歐之間的成本差別,格蘭仕開始“利誘”歐洲的企業,“你們把生產線搬過來,我們幫你生產,相同的產品,我們能確保成本降到8美元;不過生產線要歸格蘭仕支配。”由此擠出的利潤,促使歐洲的企業答應轉移生產線。集約化程度高讓成本大幅度下降,格蘭仕實現了4美元的生產成本,獲得了自己的利潤空間。這是盛傳的“微波爐的故事”。 但是不論是產品消費特點、外部競爭環境以及市場供需情況,空調行業都與微波爐大相徑庭。經營空調,格蘭仕需要創造不同的故事腳本。 何蔚藍坦言目前格蘭仕的空調業務主要仍是做OEM:“總公司在戰略上走的是OEM的道路。通過OEM的道路在買家群里建立了格蘭仕的形象。”他反復強調了格蘭仕的買家群市場,即在海外格蘭仕的銷售客戶只有買家企業,而沒有終端消費者。“目前我們不對消費者做任何廣告,所有貼‘格蘭仕’品牌出售的產品都是代理銷售商自行推廣的。” 格蘭仕在海外客戶群建可分為三類,首先是國外品牌企業,像GE、惠爾普等空調生產企業,格蘭仕和它們之間是一種代工關系;其次是貿易商,他們轉賣格蘭仕的產品,賺取中間的差價,對于格蘭仕來說這部分的客戶也很多;再者就是零售商,像家樂福、沃爾瑪、歐尚等一些國際零售賣場,他們通過直接貼格蘭仕的品牌或作為賣場自有產品出售。 由于空調屬于季節性產品,有季節性生產周期;而微波爐則是廚房常用家電,因此在銷售上空調產品或許可以借用微波爐的國際市場網絡,但在具體戰術則要大相徑庭。消費的季節性決定了空調的銷售更需要實現快速分銷。對此,何認為,世界主流渠道的標準,是進入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標桿”。“空調的海外銷售,比微波爐更加強調零售賣場渠道。這些主要賣場在全球有上萬家分店,一個店多賣一臺,我們銷售業績就多一萬臺。”何說。 2004年格蘭仕出口空調200萬套,俞堯昌所給出的數字是:空調每套的平均出口價格約為150美元,而利潤不到1%。即使“多銷”,2004年空調外銷只能給格蘭仕帶來不超過300萬美元的利潤。 在國內,2003年到2004年格蘭仕的內銷一直低迷。到2004年,格蘭仕國內銷售業績仍然只有40萬套,只占總銷量約1/6。對此,俞的解釋是:“在2003年,新興賣場的崛起,商家(終端)已經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我們認為應該改變以前廠家買斷商家的做法,商家是市場的主角,而不是廠家的附庸。因此把我們市場交給商家,由商家來包裝做市場,廠家依然只重于生產。但是并不成功。” 事實上在內銷,格蘭仕空調企圖復制其在國外的經營模式——不做終端市場推廣,重點發展中間買家群,而在中國還有很多代理商并沒有很強市場運做能力和資源。作為后來者,又缺乏強有力的終端推廣,格蘭仕空調在國內“默默無名”則成了合理現象。不過長達兩年的內銷不力,讓格蘭仕開始重新考慮它的空調銷售戰術。俞堯昌表示,2005年后格蘭仕空調準備重新組建市場銷售團隊,回歸到行業老規中,注重終端推廣,并開拓主流渠道資源。 第二道關 格蘭仕的代工模式讓人聯想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依然停留在人力成本的低廉上,中國制造的國際化和日本家電業整體突圍的態勢近似,由生產中心階段到營銷中心階段再到研發中心階段轉化,格蘭仕現屬于第一階段,主要以OEM為主。從世界經濟的轉移路線上看,這種發展模式比較容易被復制和超越,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現在主要走的都是這一條路。 而2004年以來珠三角出現的“民工荒”警示了國內的廉價勞動力并不是可以“無限供給”的,人力成本的上升趨勢已成為必然,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相對第三世界國家來說不再具有優勢時,中國公司也就會失去這種代工制造優勢。 與此同時,目前中國空調年實際產量在6600萬套以上,即使除去出口的2300萬套,還有4300多萬套要消化,而中國空調年需求量約為1500萬套,這意味著中國空調過剩量在2000萬套以上,這就是庫存。這個庫存會造成企業極大的資金壓力。 而去年以來到現在原材料持續的上漲,這些庫存嚴重、資金緊張的企業無疑除了想辦法清庫兌現再別無選擇。而清庫的最佳辦法往往就是價格戰!今年開春以來,格蘭仕總裁梁昭賢就幾次聲明今年無意再戀價格戰,而要轉做中高端產品,而這類產品價格大致于1800到2500元之間,底線價也在1500元左右,這個價位對市場上仍庫存的2000萬套原產品來說,顯然過高。 格蘭仕聲稱目前沒有庫存,但是今年650萬套空調產量的銷售足以讓格蘭仕倍感壓力! 過去中國家電業的平均利潤是3%左右,但2004年,出口退稅從17%降到13%,搶了格蘭仕4個億;鋼格價格平均上漲了18%,搶了格蘭仕9個億;運輸改革后費用上漲了1個億,還有不斷增加的人工成本,國美、蘇寧擴張后導致的格蘭仕經營成本增加,以及石油電力價格的上漲,“我們去年出口空調平均價158美元,但是我們賺取的真的是很小一部分的微利,還不到1%,完全要靠薄利多銷!”俞堯昌說。 然而,今年8月13日之后,歐盟將開始實施《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兩大指令。其中前者規定,在歐盟成員國銷售的電器,需要交納2%-5%的報廢回收費。對于已經日漸稀薄的家電利潤而言,這一紙條文無疑是雪上之霜。對于格蘭仕而言,它要面臨的危險則是客戶極可能把這部分費用轉嫁給制造商。同時第二項指令則可能改變產品的原材料構成,有可能帶來附加成本。然而目前歐盟已成為格蘭仕的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因此這兩項指令的實施對格蘭仕來說是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2005年,對于這個“世界的制造車間”而言將是前途未卜的年份。 跨越第二關,格蘭仕需要重新估計這些問題: 1.國內的廉價勞動力不再是“無限供給”,格蘭仕會否逐漸失去代工制造的人力成本優勢? 2.鋼材等原材料價格、運輸費用繼續上漲,同時出口退稅率下降,格蘭仕如何補充由此被攤薄的利潤? 3.《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的實施,將對格蘭仕的歐洲的業務產生多大影響? 4.國內空調產能相對過剩和殘酷的競爭,市場的需求能否支撐格蘭仕空調1200萬套的產能規劃? 5.格蘭仕是否真正了解空調市場的成熟度和消費者的消費習性,并能找到合適的市場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