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中國探礦熱 希望在需求地挖礦獲得更高回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9日 10:1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柯志雄 北京報道 3月17日,中國礦業聯合會地質勘查分會常務副會長劉益康在談及外資進入中國礦業的情況時,對比快速增長的2003年,他對最近一年多的變化仍不禁感慨“又加快了很多”。4天前,劉益康在多倫多參加PDAC大會,他仔細參觀了各家公司及其展示的項目,發現居然有11家公司展出了中國的礦業項目,比去年多了將近2倍。
從1932年開始,每年一屆的PDAC大會主旨是“為世界礦業提供資本融資”,是世界礦業投資人最重要的聚會之一,也是窺視各國礦業外來投資進入情況的最佳窗口。 國土資源部1月底公布的“2004年頒發的勘查許可證(探礦權)公告”顯示,國土資源部2004年頒發的92個非油氣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探礦權)中,有16個項目探礦權人有外資參與背景。而在2年前的勘查許可證(探礦權)登記中,外資幾乎不見蹤影。 多國“探寶”先鋒隊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一位學者告訴記者,外資對中國礦的熱情在2000至2002年間逐步加溫,而從2003年開始更是溫度驟增。 根據國土資源部公開的信息,2003年外資對我國地勘業投入達14.5億元,比前一年增加了28%。2003年,外資企業共取得探礦權74宗,采礦權148宗,分別占全國總數的0.9%、0.4%。而且批準的礦規模都相對較小,探礦權批準登記面積和采礦權批準登記面積占全國比重更是低至0.1%、0.2%,外資企業年礦產量占全國總量的1%,礦產品銷售收入占全國總量的0.4%。依然還是小頭,但這些數字都在快速地跳動。 2004年以前,外資勘探投入的主要方向是海域石油和煤層氣,而對金屬礦產的地勘投入則非常微弱,為389萬元,在全國金屬礦產地質勘查投入14.5億元中僅占0.45%。 然而,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在中蒙邊界巨型銅礦的發現刺激了國內外礦業公司在華的勘查投資,加拿大西南資源公司在云南勘查項目的成功更是進一步激起外商的贏利期望——尤其是投入相對較小的金屬礦。從前年底以來,外商對金屬礦的激情突然勃發。 加拿大阿富勘礦業公司在青海省灘澗山金礦項目,曼德羅礦業公司的遼寧貓嶺金礦項目,太平洋礦業公司的湖南水口山金礦項目,安徽省黃金管理局、銅陵縣牛山礦業公司與英國Angus & Ross公司加拿大分公司成立中英合作公司,勘查開發。諸如此類的案例不勝枚舉。今年以來的不到3個月中,又有澳大利亞蘭花投資等數家公司獲得國內的勘探權。 一時間,外資礦業公司如過江之鯽,據一位學者的統計,目前在中國已有實際動作的國外礦業公司約有來自十余個國家的76家,其中單去年一年,進入中國的公司數量就有將近20家——相當于此前歷年總數的1/3。而加上其他躍躍欲試仍尚無斬獲者,活躍在國內的外資礦業公司的數字將更大——其中加拿大、澳大利亞居多,占了將近半數。 據了解,2003年底的11、12月中,僅APAC等8家公司就從加拿大資本市場上募集到超過4000萬加元的資金用于在中國勘查。 鋪墊在故事背后的是一張長長的礦產品漲價名單,包括銅、鎳、鋁、鎂、錫、鉛、鉑、金等,其中數種礦產價格創多年來最高紀錄,銅價較2003年同期上漲40%,較2002年同期上漲110%。而鎂、錫、鉛以及鉑、金等貴金屬的價格亦不遜色;鉑價在去年3月份曾達905美元/盎司,是1980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金價曾達446.70美元/盎司,是16年來的最高值。 一位加拿大投行人士告訴記者,“投資人不是傻瓜,他們相信有錢賺才會投,金屬價格漲得那么厲害,而中國的需求又這么大。” 這也暗示了外資與其說希望在中國找到礦,不如說更希望直接在需求地挖礦獲得更高的回報。 相信“中國探寶故事”的不只是加拿大的投資者,資金的來源地也在不斷擴大。記者從韓國第一銀行得到的消息,去年下半年在湖南勘察的TVI太平洋就從該行和南非投資銀行成功募集到3500萬美元的資金。 西部快速“引資”通道 不止是數量上的變化,外資礦業公司涌入帶來的還有不同地區資金投入“溫度”的此起彼伏。2003年外商地勘投入主要是天津——占全部外資投資總數的66.5%,其次為占投資總額24%的廣東,山西占4.4%,上海占2.6%。而今由于固體礦勘探的升溫,最熱門的區域是西部。 根據國土資源部的相關統計,去年1~11月份,僅云南、內蒙古兩地頒發勘查許可證就占了全國的三分之一,加上其他7省一市,比例更高。其中外資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貴州:加拿大APAC礦業公司合作勘查開發的普安泥堡原生金礦,加方總投資4000萬美元分三個階段開發;英國太平礦業的威寧和六盤水地區的銅多金屬礦,首期投資400萬美元,已開始野外勘查施工;今年1月,澳華黃金獲得貴州發改委批準,開發預期成為中國第二大金礦的金峰金礦,明年6月投產。 幾乎與此同時,艾芬豪宣布,國土資源部批準內蒙古地礦局將6個探礦權轉到雙方的合資公司旗下。 除了礦產的蘊藏量之外,政策是外資青睞西部最重要的理由。2000年,國土資源部、國家計委等6部委共同發布了一個鼓勵外資到西部勘探開發非油氣礦產的辦法——去年11月召開的中國礦業2004國際研討會上,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司長仲偉志表示,該辦法依舊有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若干意見》明確,對在西部地區從事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并符合相關條件的的企業,實行減免稅費的鼓勵政策,列入《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中優勢產業目錄的礦產勘探、開發、加工類項目,享受有關規定的優惠政策;在勘查開采金礦過程當中,國家規定,除了在西部地區外商可以獨資外,在其他地區應以合資合作形式進行。 行業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云南、貴州、內蒙古等幾個省區對外資進入當地的勘查、開采最為積極。 該人士說:“東川博卡金礦勘查的成功進展是個向世界礦業成功展示中國的樣本。與此同時,西南資源等在這邊勘察的外資公司傳回去的口碑相當好,說云南省政府出臺了與國際慣例相近的五項政策規定,在公益性地質資料提供、維護礦管秩序這些方面做得不錯,所以大家現在很愿意來云南。”在中國活動的外資礦業公司在云南省投資的有近半數,勘查資金也從2003年的1.7億元逐步上揚。 引進外資礦業公司,一個現實的緊迫是資源蘊藏豐富的西部勘察資金缺乏。以西藏為例,其勘查礦區所占比例不到可供勘查礦區的10%。 有色金屬行業信息咨詢服務提供商安泰科公司的副總經理王中奎說,過去國內的礦是沒錢開發,現在不存在這個問題,現在各地需要借力的是風險勘探環節,外資現在也正是在這個環節上參與得比較多,對地方政府以及礦業公司來說,既有人分擔了風險,也可以借助外資的技術與經驗。 外資介入的好處是明顯的,吉恩鎳業(資訊 行情 論壇)的董秘吳術告訴記者,他們與INCO合作的勘查中加方提供的設備跟原先他們使用的不可同日而語,而以技術資料入股的方式又使公司免于勘查投入顆粒無收的風險。 礦權:天平底座 在積極進入的同時,外資礦業公司一個由來已久的擔憂是礦權。幾位外資礦業公司人士告訴記者,這是他們跟主管部門的溝通中最頻繁的一個關鍵詞。 幾個月前召開的中國礦業2004國際研討會CEO論壇上,作為外資礦業公司的代表,中國國際礦業工作組主席尼克爾.克拉克當場就礦權問題發問,國土資源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王守智回答道:“現行的《礦產資源法》在確立礦業權利和礦業權的有償取得方面,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制度。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取得探礦權以后,優先取得采礦權,是沒有法律障礙的。中國政府將通過立法,進一步完善規范礦業市場,建立更加平等的礦業環境。” “從1985年開始,100多個國家修改了礦業法,從而有效增加了外資采礦業投資”,時任力拓礦業亞洲總裁兼中國總裁的陸毅在一次談及外商在中國礦業的投資時說。眾多外資礦業公司希望,中國修改相關法律,使礦權得到更有力的保證。 去年12月,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李元在全國國土資源廳局長會議上表示,2005年國土資源部將對各省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部分授權予以回收,但回收的授權不包括34個礦種(石油、天然氣和放射性礦產除外)中等勘查規模以下的探礦權、中型儲量規模以下的采礦權,以及有關涉外礦業權審批的授權。 “這樣做對我們來說,某種程度上拿礦的難度加大了。當然從國家的角度,也更規范一些”,一位外資礦業公司代表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