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不斷質量問題頻出 化妝品業遭遇誠信危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8日 10:28 南方日報 | |||||||||
年投訴近3萬件,不斷爆出產品質量問題 化妝品業遭遇誠信危機 繼廈門市衛生監督所抽檢出“李醫生”、“雅倩”等祛斑類化妝品汞超標后,廣州市消委會近日也爆出,“美津植秀”養白祛斑膏和“活夫”美白祛斑霜汞含量嚴重超標4900倍
與此相印證的是,我國美容業首份學術報告《中國美容經濟年度報告》最新數據顯示,2004年消費者對美容、化妝品的投訴量驟增至28481起,投訴量在全國各行業居第三位。 雖然廣州市消委會有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數據為今年1月份抽查的結果,大部分企業已對產品進行整改。但一業內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仍憂心忡忡地稱,“消費者心里留下的陰影是需要時間消除的,目前這個行業正在重走保健品的老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誠信危機。” 四大誠信危機逼近 據了解,由于化妝品中的汞很難用肉眼看出,因此即使超標幾萬倍,聞起來也只會略有點刺鼻,一般消費者很難發現。因此,很多打著“快速美白、快速祛斑”的產品中都添加了大量的汞。 廣州中山三院皮膚科主任賴維教授表示,標榜顯效快如一周祛斑的產品,除非有化妝品禁用的藥物成分,真正祛斑的產品成分如熊果苷、維C等成分,只能是較緩慢的逐步改變,幾小時或幾天的“快速祛斑”不大可能。 中消協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消費者對美容、化妝品的投訴量達到近3萬件,其中針對化妝品的為14734件,美容美發等的投訴為13747件。2004年,消費者對于美發美容洗浴行業的投訴在全國各行業居第三位,投訴增幅在第七位。 接受記者采訪的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美容化妝品業商會副秘書長張紅雨告訴記者,化妝品行業現在開始重走保健品的老路。在他看來,該行業正遭遇著服務誠信危機、宣傳誠信危機、價格誠信危機以及功效誠信危機。 二成品牌游走生死間 “每一年的美博會上,都會出現一批新的面孔,每一年都約有20%的新品牌亮相。與此同時,每年也約有20%的老品牌從市場上消失。作為經常參加美博會的人,經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剛有點印象的品牌你卻在下一次的美博會上怎么也找不到,它永遠消失了。”張紅雨表示,在美容化妝品行業,企業的生命力顯得特別脆弱。 張告訴記者,目前化妝品行業盛行“OEM”(貼牌生產),企業從香港、法國申請一個品牌后立即在國內尋找小的生產商進行生產,消費者根本分不清楚哪些是國外品牌,哪些是國內品牌。“這個行業的門檻非常低,30萬-50萬元就可以做起來一個品牌,同質化現象特別嚴重,這也是我國化妝品品牌競爭力非常弱的根本原因。”他指出,正是由于缺乏核心競爭力,很多品牌只能依靠大量的營銷手段來“謀生”,“這樣又很容易產生虛假廣告的問題,一旦嚴查起來,很多企業根本沒有生存空間。” 法規不完善影響行業發展 據了解,今年保健品監管部門已經明確放出風來,其注冊、廣告都將有相應法規出臺。而與其熱鬧上演“法規年”相比,美容化妝品行業法規成長依然“靜悄悄”。 據了解,除了去年1月1日頒布的《美容美發暫行管理辦法》外,我國的美容、美發行業目前所能依據的僅有《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通行法律法規。業內人士透露,行業標準的缺失已經成為制約該行業發展的瓶頸了。“目前我國對化妝品審批實行的是送檢制,執法實行的是抽檢制,這樣很容易出現貨不對板,加上目前我國的化妝品審批是在衛生部,而監管又是質監、工商、衛生等多頭管理,大家都管,實際的情況可能是大家都不管。” 張紅雨透露,目前協會正在竭力促進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據透露,早在去年《化妝品服務業準入制度》初稿及美容院實行等級分類管理的建議都已經提交給商務部了,今年這兩部法規有望出臺。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品化妝品質量監督管理處處長鄭彥云也透露,今年4月份開始,我省將對化妝品實行專項整治,嚴懲不法行為。 本報記者 沈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