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正文
 

石油價格體制新政策不久將出臺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3日 14:00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李燕玲

  北京報道

  一份業內盼望已久的石油價格體制改革方案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近日,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有關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國家相關部門正在就石油價格體制改革方案做最
后的討論,預計不久后將正式出臺有關石油價格體制的新政策。

  改革之爭

  到目前為止,我國石油價格形成機制已經經歷了1998年和2001年的兩次改革。現行體制是沿用2001年制定的標準,即國內汽、柴油價格與新加坡、鹿特丹和紐約三地市場價格掛鉤,汽、柴油零售價實行政府指導價,由國家計委(現為發改委)制定并公布零售中準價;具體零售價由中石油、中石化集團公司在規定浮動幅度內確定,浮動幅度為上下8%。

  盡管2001年定價機制比1998年有進步,但是也不無缺憾,“當時的定價機制的主要目標是保持國內油價穩定。從現在來看,這套體制對價格調整有明顯的滯后性,國內價格與國際價格接軌流于形式,只能反映國際市場的供求和趨勢,卻不能完全反映國內市場的供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鄧郁松評價。

  中國加油站網站分析人士張學軍介紹,在現行價格體制下,國內石油價格變動通常比國際石油變動滯后一個月左右,這給部分批發商、零售商帶來囤積和惜售的機會,這也是造成當前“油荒”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解決現行價格機制存在的問題,近一兩年來,改革的呼聲持續不斷,而且愈來愈強勁。早在一年前,國家發改委官員就曾經透露了三種改革思路:一是政府只管出廠價、到岸價,其余的批發價、調撥價、零售價完全放開;二是政府只管零售價,在國際、國內批發價一定浮動范圍內零售價不變;三是政府對軍用、民航、鐵路等領域以及國家儲備油價實行管理,其余一律放開。

  關于此次改革,業內人士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此次改革主要是針對現行成品油定價體制的“滯后性”等問題,以建立一個即時的、市場化的石油價格形成機制為目標,今后發改委可能將參照國際價格制定指導價(有滯后性)改為直接與國際價格接軌(即時調整)。

  另一種猜測則以不久前國務院剛剛通過的《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為背景:本次改革很有可能是歷次改革以來動作最大的一次,也就是包括煉廠價、批發價、零售價全部都會放開,是對過去一直執行的價格體制的徹底性改革。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鄧郁松認為,現階段石油價格全部放開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現行的石油流通體制還很不完善,價格全部放開的環境并不成熟,先放開零售價更為穩妥和現實。“2001年改革的目標是保持國內價格穩定,但同時帶來了滯后性等問題。現在的改革目標應該是,取消滯后性,保持與國際價格變化的同步。”鄧認為,這主要是為了及時反映國際油價上漲給國內帶來的成本壓力,促使國內優化資源,積極節能。

  有學者還列出了幾個制約“全部放開”的現實因素,例如成品油市場主要由兩大石油集團壟斷,各種市場主體沒有充分發育,在競爭不充分的情況下不宜放開價格管制;全國統一的成品油交易市場(期貨和現貨)沒有建立起來,沒有政府定價的風向標,完全依靠分散市場自發地形成價格,不利于市場的穩定;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尚未建立,市場放開后政府無法進行宏觀調控。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型國有石油企業并沒有發揮出其理應發揮的“緩沖器”的作用。因此,作為不完全的市場競爭主體,把國際市場價格風險全部轉移給國內市場的做法并不可取。

  不過,無論未來的改革將如何進行,至少要解決滯后性的問題。鄧強調,“國內石油市場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不可能成為一個封閉市場。一旦國際價格調整,國內價格就應該跟著調,每天調整都沒有問題”。

  壟斷之惑

  石油價格體制改革的最終方案還沒有正式頒布,但隨著改革的推進和《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發布,業內外人士對于“打破兩大集團壟斷”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中國加油站網分析人士張學軍認為,在目前的原油價格——煉廠價格——批發價格——零售價格這一價格鏈條中,零售價采取政府指導的中準價,而批發價和煉廠價則由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自行定制,這在事實上形成了兩個集團的行業壟斷。

  張指出,兩大集團為了有效控制利潤,采取了利潤留在批發環節,以批發補貼零售的做法。這樣,批發價格定得較高,雖然兩大集團自己的加油站利潤空間也在縮小,甚至是僅僅能維持正常運轉,但兩大集團可以通過系統內核算保持整體盈利。對于只能從兩大集團進油的民營企業而言,這種做法幾乎將他們逼上了絕路。

  天則經濟研究所有關專家在一次座談會上也談到,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強調上下游一體化、產供銷一體化、內外貿一體化,在石油產品銷售上實行內部價格,刻意保持上中游以至省級以上一級批發部門的高價獲取盈利,讓二級批發和零售微利,甚至虧損,造成了苦樂不均、吃大鍋飯的現象。該專家認為,兩大石油集團利用已有的優勢地位,對它們之外的成品油企業實行了壟斷或者變相壟斷。

  數據顯示,在原油市場,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別占了22%和67%的份額;而在成品油市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31%和12%。至于進口原油,我國擁有進口專營權的企業也只有4家中石油、中石化、中化、中海油,其他依賴配額生存的小規模進口商,只能分享20%左右的份額。而在銷售環節,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公司在成品油的批發和零售方面同樣具有壟斷力量。

  天則經濟研究所該專家還舉例說,2001年到2002年,中石油下屬企業中除了大連石化和哈爾濱石化之外,所有煉化企業都虧損,但這些煉化企業都不是獨立核算單位。“上游虧損了,把利讓給了銷售環節,各地銷售公司大奏凱歌,實際上是把錢從上游兜里放到下游兜里,在這個過程中就把地方煉油廠擊垮了”。

  “民營企業一直以來反應最強烈的就是批零價格的問題,尤其是批發價格,這還是需要體制改革才能解決的問題”,該專家認為。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石油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雙響炮
詮釋愛情經典漫畫
東方美女
迷人風情性感姿態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