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國零售業關鍵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9日 13:55 21世紀經濟報道 | |||||||||
全面開放、經濟安全和進取型國資 見習記者 姚 穎 本報記者 汪恭彬 上海報道
2004年,國美黃光裕在“胡潤百富榜”的登頂令世人對“不起眼”的零售業刮目相看。 2005年,中國零售業全面開放之門如期打開。而實際上此前以世界三強美國沃爾瑪、法國家樂福、德國麥德龍為代表的零售業巨頭,已經在中國市場上攻城略地了。“狼來了”早已不是一種假想。 福兮?禍兮? 全面開放后的中國零售業將面臨何種變局?外資零售巨頭的“大舉入侵”是否會危及中國的經濟安全?對于一般競爭性領域的零售業,國資將扮演何種角色? 2月23日,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組織并主持了中國零售業高峰論壇。本報記者與參加論壇的嘉賓以及有關專家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 前所未有之變局? 《21世紀》:中國零售業在全面開放后出現怎樣的變化?目前呈何種局面? 龍永圖: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到,現在的外資零售業并不是像有些人講的,占據了中國零售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是這樣的。我看了一些材料,到2004年10月底,我們總共只批了295家外資零售企業,有4000家分店,實際利用外資42億美元,只相當于我們吸引的所有外資總額的不到1%。而且,2004年,外資商業零售企業的銷售額只占全國銷售額的4.6%。所以,并沒有達到一種非常可怕的情況。我覺得不要過高地估計外資零售業目前在中國所產生的影響,而要客觀地評價這些影響。 曹江林:很多人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將達到8%到10%。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我覺得即便前50強的國外零售業都進來,也容得下。而本土企業依然還有巨大的發展機會。2003年,我們現有的連鎖經營企業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差不多是8.04%,這是一個很小很小的比例。2004年上半年1到6月份,也不過是8.1%。可見,零售業的連鎖化經營程度還是非常低。雖然中國市場現在競爭激烈,但較多的是在一級市場,中國的二級市場和三級市場,還是存在更大的市場潛力和機會。 吳建國:從總體上看,外資零售企業的銷售比重的確還不是很高,只有不到5%。但是我們也看到,在剛剛評出的2004年連鎖業30強中,外資企業已占據8席,其銷售額在30強的銷售總額中則占了22.5%。這說明,外資企業量少卻質強。 從業態上看,外資零售業目前主要呈現為大型超市,大賣場。從地區分布看,現有的外資零售企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以及北京、天津等發達城市,從今年開始則將逐步向地級城市發展。 全面開放以后,一方面,單店的銷售額有所下降,這也包括外商開的店。因為外商也好,本土也好,都在高速擴張,大家都像在搞軍備競賽一樣。其次,收購兼并在這段時間成為一個主旋律,包括外資也在做一些收購兼并。第三,外資的高速擴張已經日益明顯,像沃爾瑪已經在十多個二級城市圈地開店。今年,外資可能還會進一步大規模地進入。前幾年是歐美企業比較多,今后,亞洲的日本和韓國會逐步進入。此外,原來進來的都是一些大企業,現在一些中小企業也在慢慢進來,特別是日本一些規模不是很大的超市會不斷進入。再就是韓國許多做特許加盟的企業也會進來。就在今年春節前,一個由30多家韓國最好的加盟企業組成的代表團曾專程來上海考察。 涉及經濟安全? 《21世紀》:有人擔憂,全面開放以后,中國在零售甚至相關的如物流等領域可能會喪失很多的主動權和控制權,會否有危及國家經濟安全之虞? 龍永圖:在整個入世談判中,大家一直在談,中國入世以后受沖擊最大的可能是兩個行業,一是汽車產業,一是農業。但是,中國入世以后,這兩個產業不僅沒有受到沖擊,反而得到了蓬勃的發展。現在大家開始談,受到入世沖擊最大的將是中國的零售業。而且有些人講,一旦全面開放,中國的零售業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不僅如此,因為商業流通涉及到整個經濟的運轉,所以零售業的對外開放甚至可能危及國家的經濟安全。 其實,中國零售行業對外開放的實際水平,一直走在談判承諾的前面。大家都在講,中國正處在整個全球產業鏈的低端,好不容易制造出一點東西,大部分的錢卻都被批發零售的這些環節給賺去了。中國的整個產業怎樣從低端走向高端,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大問題。而如何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物流、商業零售體系,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問題。 曹江林:面對全面開放的零售業,我的基本觀點是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也將日趨理性、成熟。全面開放對國內零售業來說反而是機遇大于挑戰。 零售業目前的格局是規模小、負債高、利潤低、行業集中度低,政府希望用5到8年的時間,培育出15到20家擁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初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流通企業集團。國家將從關系大型流通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入手,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和扶持,這給中國本土企業帶來了行業整合的機會。 吳建國:去年開人大的時候,確實有人大代表提出來,全面開放零售業將威脅經濟安全的問題。中國現在的經濟地位,從某種程度上講只是世界的一個加工廠,而這不可能一夜之間就轉變。作為加工廠,你給誰加工,市場就在誰手里,誰就控制價格,這是一個危險。而真正危及經濟安全的還不是控制價格的問題,而是一旦市場份額被外資控制,那我們企業的發展就都在外商手里了,他讓你生產什么你就得生產什么。巴西、墨西哥、阿根廷都是前車之鑒,加入世貿之后,這些國家的整個市場差不多都被外資所控制,整個經濟命脈就落到跨國公司手里了。當然,外資完全控制中國零售業的可能性還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的市場比較大。 《21世紀》:中國企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積極應對外資零售企業的挑戰? 龍永圖:實踐證明,最好的保護就是開放。我認為我們中國零售業發展的核心問題是更新觀念的問題。在目前中國零售業對外開放和發展當中,我認為必須先在認識上有突破。 一是要跳出零售業本身,從整個零售業的產業鏈和供應鏈來看零售業的發展。二是要跳出傳統零售業的業態、方式和理念,來實現我們在交易規則、交易方式、交易手段上的國際化。三是要跳出中國本土的零售業市場,從全球的零售業市場來看零售業的發展。應該鼓勵我們的零售企業,特別是一些大型的零售企業,在國外建立營銷網絡,開辟國際市場。四是要跳出城市本位思想,也要從農村的角度來關注零售業的發展。這不僅僅有經濟意義,而且對于整個國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現在全國有1.2億到1.5億農民轉移到城市,這就培育出一個新的重大市場。所以我們應該把我們的眼光從城市跳到農村,將這一大轉移看作我們整個商業零售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這對于中國今后20年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將產生重大的意義。我相信,中國零售業的前途是無可限量的,中國零售業的春天已經到來。 吳建國:現在很多人提出來,立法限制外資的進入,或是不允許外資來做什么,但這不現實,因為我們已經加入世貿組織了,已經做出承諾了。現在就是憑實力來說話。你也沒有政策保護,我也沒有政策優惠,大家都在平等的環境里開展競爭。 具體的做法,一方面是通過一些資本的運作,如收購兼并,來做大自己的規模。現在很多企業也在做了,如大連大商和百聯。另一方面要學習外資的經驗,來不斷提高自己經營管理的核心技術和能力。第三,零售業是最本土化的一種產業,我們要盡可能發揮自己對本土消費情況、消費習慣比較熟悉的優勢。 “進取型國資”是風向標? 《21世紀》:中國建材在去年11月開始高調進軍家電零售業——易好家連鎖。中國建材集團作為中央近180家大型國有企業之一,“進取型國資”姿態很高,它是出于怎樣的考慮,是否有某種方向標的意義? 曹江林:從中國家電零售連鎖行業看,目前基本上是民營商業資本扮演主角,而國有商業資本和國際商業資本在這個行業中的影響和作用微乎其微。這樣一種資本態勢不能客觀反映中國目前主流商業資本的影響和作用。 中國建材集團涉足流通業,最早是1994年在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開設建材超市和電器超市,其品牌、規模和盈利水平都居該國行業首位。2002年中國建材在深圳和北京成為百安居的合資伙伴,兩地的合資企業也成為百安居中國乃至百安居全球盈利最好的企業之一。2004年中國建材以“易好家”自有品牌進軍國內電器連鎖,也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面對一年近5000億元的家電產品消費市場,國有商業資本應該也必須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吳建國:國資進入零售業,確實可起到扶植一些大企業來對抗的作用,但這不是光投錢進去就可以的,還必須要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前幾年,農資系統里,像化肥公司,有很多物資集團,它們都組建過一些連鎖企業,現在好多都不行了,做了幾年就垮掉了,基本上處于停滯發展的狀態,就是因為缺乏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包括供應鏈管理的技術、信息技術、經營管理的技術和資本運作的技術等等。這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培養起來的。本土零售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學習外資的先進經驗,然后消化吸收,再根據中國自己的國情培養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真正具備和外資對抗的實力。 龍永圖:大家覺得國外大的零售集團,像沃爾瑪,很難對抗。但是我提醒大家,一旦像中國建材集團這樣大的制造業集團把資金投向零售業,整合中國零售業中小企業的力量,那我們在國際競爭領域的競爭實力就會大大加強,他們將成為中國零售業市場一支新的生力軍。這就是我對于中國零售業的發展抱有很大希望、充滿很大信心的重要原因。因為中國有很多大的制造業集團,他們一旦把資金投向零售業,我覺得整個中國零售業的格局將發生重大的變化。雖然剛剛開始,但是代表了一個趨勢,代表了一個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