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復興戰略透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7日 07:10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程忠良 發自北京 1月中旬,投資約6億元的同仁堂北京亦莊兩大生產基地建成投產。站在這座即將峻工的現代化工廠面前,很難想象,現在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年銷售額50億元、利稅6.5億元的同仁堂8年前竟是一種“打開賬本,黃金萬兩,合上賬本,分文全無”的窘迫境地。
從1669年(清康熙八年)到現在,同仁堂這個中華老字號已經經歷了336年風風雨雨。現在,這個公司正在發動一系列的改革,讓這個老字號實現傳統到現代的轉型。 戰略一:優質資產“突圍” 同仁堂的復興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 上世紀90年代初,北京同仁堂并不比當時其他許多國企有多大顯眼的優勢,在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同樣遭遇尷尬境地。在財務方面,債臺高筑,資產負債率超過70%,被銀行降為3B級企業(銀行不貸款,要把以前的貸款追回);在庫存方面,結構不合理,有用的不多,沒用的不少;在市場經營方面,非常混亂,銷售企業賣產品,生產企業也賣產品。 如何來復興老字號呢?同仁堂選擇的是讓優質資產首先上市突圍的辦法。 “從淺層次和被動的角度說,當時從銀行貸不到款,只有通過上市募集發展資金;從深層次和主動的角度說,則是為了實現體制、機制創新,使同仁堂從根本上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之路。”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殷順海說。 1997年集團通過剝離部分績優資產,組建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融資募集資金3.54億元,為從根本上擺脫困境奠定了基礎。 “這關鍵的一步不僅實現了企業制度的創新,而且帶動了同仁堂人思維模式、管理理念、經營機制等一系列的變革。”殷說。 2000年,同仁堂乘勢而上,又從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拆出了科技含量較高、產品劑型新的1億元資產組建了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0月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上市,募集資金2.4億港元,成為內地首家使用同一國有資產進行二次融資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然而這樣一來,大部分績優資產脫離了母體,母公司卻背起了沉重的包袱。 如何擺脫困境,當然不是簡簡單單地放棄,同仁堂人最終選擇的是通過托管的方法來盤活這些資產。 在保證上市公司發展的前提下,同仁堂撤并了約50家企業,將集團公司中承擔著倉儲、批發、銷售等業務的部分企業委托給兩個上市公司管理,用“托管”的方式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管理機制改造這些企業,既滿足了上市公司對相關業務的需求,又有效消化了集團母體的負擔,實現了資源的科學組合與合理互補。 “這是公平交易,是對等的資源整合,上市公司也不用自己再去建倉庫,再去招聘銷售隊伍。”殷順海說。 托管過程中還遵循的一個原則:只有等到把非優良資產通過托管變成優良資產時,才能進入上市公司。 結果,有12家集團公司企業進入兩個上市公司。在此基礎上,集團又對剩余的其他企業、資產與人員,“兜”起來實施重組改制,組建了八大緊扣主營業務、規模特色各異的子公司。而今,集團所屬企業全部實現改制,所屬子公司全部實現贏利,集團不靠上市公司投資回報仍可實現贏利。 “最終盤活了5億元的存量資產。”殷順海說,“2003年年末,同仁堂集團母體已累計從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分得紅利3.59億元,相當于初始投資的156%,同仁堂股份公司已累計從同仁堂科技公司分得紅利1.33億元,相當于初始投資的133%。” 戰略二:“仁”字術 同仁堂歷史悠久的“人力資源政策”是“同心同德,仁術仁風”。 殷順海提出了體現仁字理念的新內涵的“四個善待”:善待社會、善待員工、善待投資者和善待經營伙伴。 “職工是同仁堂集團發展的主體,我們必須要善待。”殷順海說,“如何來善待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要考慮職工的長遠利益,為他們提供安居樂業、穩定工作的環境,另外就是為職工提供比較現實的東西,為職工提供一個好的平臺,提供個人發展的機會。” 盡管改制過程存在著許多波折,但是,同仁堂集團堅持向所有職工承諾:轉崗不下崗,工資年年漲,住房逐年蓋。 從1997~2004年,集團內有2000多名職工轉崗,占集團職工總數的三分之一。 “去年12月份,我們根據集團今年的運營情況,決定每人每月的工資平均漲120元。”殷順海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2004年,同仁堂職工人均收入達到4.1萬元(班組長以下),這已是1996年的3.3倍。 “還有,不包括同仁堂職工在外面買房,2003年,集團建房的人均面積已達到24平方米。”余永年說。 提供員工個人發展平臺,同仁堂著重在培養高級業務能手上下工夫。 “因為同仁堂發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對于員工,我們不鼓勵他們去想著當官,而是著眼于高級崗位能手,”余永年說,“我們通過高立首席崗位職工,評比一批專家,都給予他們一定的崗位津貼,這一點,我們并不看重學歷,而是以業績說話。” 同仁堂是通過此來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義的,從而有效地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 在同仁堂工作了20多年的于葆墀自從到了同仁堂就一直在原料鑒別的崗位上工作,去年11月中旬,于師傅和其他6位同仁堂自己培養起來的、技術過硬的老職工一同被聘為同仁堂專家,這個月他們領到了“專家級別”的工資:稅后5000元。 作為“仁”字理念另一個核心——善待社會表現為如何為社會提供優質產品,優質服務和注重回報社會。 “前兩個方面深深印入同仁堂的古訓上,”梅群說,“為了回報社會,2003年,集團在當時中藥飲片原料價大幅上漲的情況下,拿出1000萬元來平抑中藥價格。” 戰略三:小機關多實體大集團 同仁堂發展戰略中,遵循的是“小機關,多實體,大集團”。 “小機關,就是同仁堂集團精簡行政人員,力求使行政機關出高效、出服務的理念。”同仁堂集團黨委辦公室主任、宣傳部長余永年說。 據介紹,這幾年,同仁堂將集團的行政人員從過去的270人減到目前的50人。 “這是公司發展的一個戰略,”殷順海說,“為什么選擇小機關呢?主要是通過對母公司的精簡來保證母體的精干,形成高效、服務的工作氛圍。” 什么又是多實體呢? 指的同仁堂在發展過程中,克服中醫藥“大了不好管理”的缺陷,采取發展多實體來做強的戰略。 目前同仁堂旗下有包含兩個上市公司等10個大的獨立的經濟實體。 “每個實體都有經營自主權,經濟上是相對獨立的,”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梅群說,“如何來管理呢?我們是通過一個鏈條來管理各個實體,即只管各子公司的經濟運行質量,如果子公司出現效益不好,母公司就要干涉,畢竟各子公司集團均是控股的。”他認為,多實體戰略有三大優勢: 一是可以通過實體的做大做強來支撐集團的做大做強;其次是可以減少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行政干預,調動子公司的生產積極性,發揮優勢,從而實現與母公司的協調發展;第三,在遵循發展生命健康產業為主的情況下,子公司也可以去適合自己的發展機遇,力求突出自己的特色,求得快速發展。 “我們現在各個子公司都是盈利的。”梅群介紹說。 然而,多實體會不會導致各個實體為了各自的利益,形成“打架”的局面呢? “不會,”殷順海說,“我們打造多實體時,其原則是突出各個子公司的特色,如同仁堂股份公司發展的方向是延續傳統的同仁堂品牌,同仁堂科技方向是在新產品、新劑型的開發上,健康藥業行的是如燕窩、西洋參等保健品類,而藥材種植基地主要是種植藥材而言,所以目前沒有出現相互之間打架的情況。” 同仁堂人最終的目的是打造一個頗具中國特色的醫藥集團。 “我們到2011年的目標是比2001年實現雙加零,即到那時,產值增加10倍,達到300億元,利潤增加10倍,達到13億元,海外同仁堂店達100家,國內500家。”余永年說。 戰略四:掌握主動的特色擴張戰略 對外擴張,同仁堂從上世紀90年代初就已開始了。 無論是建廠還是開辦藥店,同仁堂摸索出一條原則:掌握自主權。 放眼同仁堂在海外企業的存在方式,大都是合資公司,而且這些公司同仁堂大多掌握實際的控制權。 這條原則同仁堂人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1993年和1994年,同仁堂在香港、倫敦的店相繼開張,當時以品牌作價入股25%,不投現金和資產。 在同仁堂人看來,“這種方式雖然風險小,但經營管理就只能拱手讓人了。”這也是不可取的。 從1998年以后,同仁堂為了掌握經營管理的主動權,開始直接向外投資,先后在泰國、馬來西亞、加拿大、韓國、中國澳門、印尼、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開店17家,每家分店的投資額在50萬到150萬美元之間。 即使是2003年12月12日,同仁堂集團與香港和記黃埔簽署合資成立的“同仁堂和記醫藥投資公司”,同仁堂也實際控有51%的股權,和記占49%股權。 “對于選址,我們一般選擇在各大中心城市,選擇合作對象,我們則看重當地有沒有市場,合作、合資方有沒有勢力。”殷順海說。 銷售終端方面,同仁堂實行的是一套適合自身的名店、名醫、名藥+同仁堂文化四位一體的經營模式。 為什么這樣呢? “如果沒有中醫大夫坐診的話,一個海外分店一周的銷售額就會下降三分之二。”北京同仁堂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永玲說。 為了支撐這樣一個藥+店+醫+文化的模式,同仁堂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訓體系。 經營管理人員采用的是“老帶新”的滾動式培訓。同仁堂每開一個新店都派一名成熟有經驗的老員工和一名新手,讓老的在實踐中帶新的。 等新的成熟后,就可以再被派到別的地方管理新店了。 同仁堂在海外高管大多是國內派駐的,這些派駐人員都是在同仁堂工作多年、對同仁堂文化有深刻的理解的。 “同仁堂在經營一種文化,而不只是經營一種產品,我們從品牌文化入手,夯實銷售終端網絡的基礎。”丁永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