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中國進口原油1210萬噸,全年進口1.227億噸,比2003年猛增35%
本報記者 禹剛 發自北京
北美的寒冷氣候以及中國強勁的石油需求,再次成為國際油價上漲的理由。而本月30日即將舉行的伊拉克大選和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部長級會議,則再度為油價蒙上不確
定的陰影。
上周五(21日),美國紐約輕質低硫原油期貨每桶上升了1.22美元,至48.53美元,收于2個月高點,且當天還一度達到每桶48.95美元的高點。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每桶也大漲了1.41美元,至45.73美元。該交易所的汽油期貨也走高。
歐佩克上周五稱,預計今年上半年世界原油需求量再度增加,紐約商品交易所的石油期貨立刻跳高至每桶48美元。
此外,作為世界上最大燃油消耗地區的美國東北部,遭受罕見的暴風雪襲擊。AccuWeather預報,上周末賓夕法尼亞州大部、紐約州南部和新英格蘭南部地區將有6至12英寸暴風雪。AccuWeather網站上周五預報,預計北部遠至阿第倫達克山脈和新英格蘭北部山區還將有厚達數英寸的積雪。這給國際油市帶來壓力,低溫使得油價快速上升。
據路透社的消息,中國上周五公布的原油進口數據同樣成為推高國際油價的因素之一。去年12月份,中國的原油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1210萬噸,而去年全年的進口則高達1.227億噸,比2003年猛增了35%。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
里昂證券香港的一位能源分析師表示,由于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對原油的需求量每個月都在增長,雖然增長的速度目前已有減緩的趨勢,但國內生產還是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伊拉克大選的局勢和歐佩克會議的召開,同樣為油價的走勢蒙上陰影。年初至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國際油價已經上漲了12%。
分析人士預測,由于伊拉克北部輸油管遭到破壞,至少在未來3周內無法出口,而南部的油田目前每天150萬桶的產量,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加上大選臨近,伊拉克國內局勢動蕩,未來前景不明,原油出口難以保持穩定。
根據歐佩克的數據顯示,自去年4月份以來,本月歐佩克成員國的原油出口量下降幅度最大,累積每天減少了65萬桶。本月30日的部長級會議將討論是否在第二季度繼續削減產量,但已有跡象表明,會議很可能會達成繼續削減的結論,以確保油價穩定在每桶40美元以上。
歐佩克的數據同樣透露,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對原油的需求依然旺盛。根據歐佩克的預測,由于非該組織成員的國家,尤其是中國,國內產量無法滿足需求,將推高國際原油價格。今年第一季度,世界各國對原油的需求將高達每天2856萬桶,同比增長39萬桶;而預計到第二季度,每天原油需求量將達到2768萬桶,同比增長54萬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