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企業與銀行 UPS欲推配套金融服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3日 16:45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肖可 北京報道 2005年12月11日是中國貨運代理業全面開放的最后期限,跨國貨運巨頭們加緊了在中國提升競爭力的步伐。UPS(行情 論壇)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兼首席代表陳學淳17日對記者表示,“希望年底政策放開后,開始在中國提供配套的資金流服務。”這也是繼2004年12月,UPS與合作伙伴中外運簽署“分手”協議之后的最主要策略。
物流金融籠絡中小企業 1月17日UPS公布年度《亞洲商業監察》報告顯示,來自亞洲各國的1065名企業家絕大多數都認為,中國的中小企業更有競爭力。與此同時,23%的中小企業領導人指出現金流問題是他們最為關注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對亞洲信貸及金融服務供應商的不滿,他們都抱怨銀行對他們貸款十分嚴厲。統計資料顯示,2003年中國中小企業達到2000多萬家,按照23%的比例,460萬家中小企業正在遭遇現金流的困擾。 這讓UPS看到了機會。對此,UPS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兼首席代表陳學淳表示,“UPS可提供品種齊全的服務項目以推動全球范圍內貨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實現同步協調運行。”其物流金融是一個新的概念,在物流金融中涉及三個主體:物流企業、客戶和金融機構,物流企業與金融機構聯合起來為資金需求方企業提供融資。收購美國第一國際銀行(FirstInternational),將其改造成UPS金融部門(UPS Capital),給UPS的金融服務提供了可能。 業內人士介紹,產品出廠經過裝卸、儲存、運輸等各個環節到消費者手中的流通費用約占商品價格的50%,物流過程占用的時間約占整個生產過程的90%。并且,經銷商用于庫存占壓和采購的在途資金也無法迅速回收,大大影響了企業生產銷售的運轉效率。而在UPS提供的資金流服務中,UPS在收貨的同時直接給出口商提供預付貨款,貨物即是抵押,這樣,小型出口商們得到及時的現金流;UPS再通過UPS銀行實現與進口商的結算,而貨物在UPS手中,也不必擔心進口商賴賬的風險。對于出口企業來說,借用UPS的資金流,貨物發出之后立刻就能變現,如果把這筆現金再拿去做其他的流動用途,便能增加資金的周轉率。 UPS金融業務已經成功應用于沃爾瑪和東南亞(行情 論壇)數以萬計的中小出口商之間。UPS在兩周內把貨款先打給出口商,前提條件是攬下其出口清關、貨運等業務和得到一筆可觀的手續費;而擁有銀行的UPS在美國和沃爾瑪一對一結算。UPS金融部門在其中能提供包括開具信用證、兌付出口票據等國際性金融產品和服務業務。 在UPS公司網站主頁上,UPS對于金融業務的解釋是為成長中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解決方案。除了物流金融,還包括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但目前貸款仍局限于美國。 根據陳學淳的介紹,現在UPS正著力于把這套“全程供應鏈管理”搬到中國來,是否會與中國的銀行合作還是一個未知數。 貨運巨頭的全面競爭 貨運巨頭們尋找多種途徑在中國市場立足。獲得獨立的身份是第一步。UPS的中國發展策略一向緊跟中國政策的步伐。2004年12月1日UPS與合作16年的中外運簽署協議,2005年年底之前,中外運將向UPS移交23個城市的業務操控權,UPS將為中國內地200多個城市直接提供國際快遞業務。盡管UPS為此次業務權力移交付出了1億美元的代價,但是與搶得中國快遞市場2005年12月11日全面開放的先機成為第一家獨資公司的可能性相比,UPS不惜代價。 與其他國際快遞巨頭一樣,出于國家對外商投資國際貨代業的限制,UPS進入中國也采用的是借牌方式,UPS和DHL在中國的合作伙伴是中外運,FedEx的合作伙伴是大田(行情 論壇)。借牌并不是免費的,據業內人士介紹,如FedEx,每一個快件要向大田支付10美元。僅此一項,大田每年可以獲得好幾個億的收入。這也不難理解UPS為何急于單飛的理由。 擴大運力降低成本是第二招。1月18日,世界上最大的客機空客A380下線,據FedEx估測,其每公噸/英里運營成本比FedEx目前使用的最大型貨機MD-11估計還要低15%-20%。這讓UPS和FedEx絕對不能放過,UPS宣布如果有可能,將把A380用于中美航運;而FedEx也宣布成為首家接收并使用該款貨機為全球顧客提供貨運服務的航空公司。 而在堪稱生命線的航線領域,貨運巨頭們更是暗中較勁。根據中美航權談判,UPS、FedEx分別獲得了12個航班,這些航班將在2005年全部開通。兩大快遞巨頭飛往中國的航班數量將增加兩倍,公司的中美間貨運總量也將隨之擴大兩倍。UPS每周擁有了18個從美國飛中國的航班,FedEx則增加至23個。 如今隨著UPS第一個公開表示2005年底貨代業全面放開之后,UPS將把一整套金融交易服務體系引入國內市場,競爭將不僅僅在傳統的貨運業務。 UPS并不是第一家有類似愿望的貨運巨頭。幾個月前,德國郵政全球網絡董事會主席崇文禮也曾經表示,為目前旗下包裹快遞服務與郵政銀行不可同時進入中國市場而感到遺憾。“在國外,眾多中小企業都已經受益于UPS的金融服務,說明這個模式很成功。在中國,由于2005年底貨代業才全面放開,目前無法給出一個確定的時間進程表。”UPS方面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