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虧10億斷言尚早 中儲棉可能完全挽回損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0日 14:17 深圳商報 | |||||||||
本報訊 近來,關于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炒作棉花蒙受巨虧的消息,使中儲棉及其總經理雷香菊成為輿論指責的對象。“中航油第二”成為普遍的評價。 但是,《法制早報》經過深入采訪后發現,這一定論或許為時尚早。 與中航油是投機石油期貨和期權事件不同,中儲棉則是壓根兒沒有介入期貨,其風險
中儲棉于2003年8月,在16000元/噸的高價位上,進口了15萬噸棉花,隨后幾個月又陸續進口了10多萬噸。不幸的是,半年多以后,因為宏觀調控等多種因素,國內棉花價格開始逐漸走低,參與炒作棉花的貿易企業相繼被套牢。棉價從16000元/噸到11824元/噸,而中儲棉尚存20萬噸棉花。顯然,虧損已達9.46億元。 鄭商所指定棉花專家、湖南大有期貨高級分析師彭伏陽認為,現在斷言中儲棉造成了巨額虧損,為時尚早。 他認為,如果不出預料,中儲棉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可能完全挽回損失。一是,2004年糧食漲價快,棉價下跌,不少農戶都決定改棉為糧。根據我的統計,棉花種植幅度大概縮減15~20%;第二,棉花消耗情況明顯增長,化纖的價格已經高于棉花,所以對棉花的需求會大幅提高。實際上,2005年有可能會創造用棉量的歷史最高記錄。” 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棉價將重新反彈,“2005年的期貨價格可能會漲到16000元/噸,現貨價格可能會漲到14000、15000元/噸。”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專家調研的預言能否成立,還要看具體的市場行情而定;而且,即使扳回敗局,也未必是個“將功補過”的圓滿結局,人們仍有理由詰問:中儲棉“炒棉”等的做法是否合適?(郝亞超)
|